第43章 问题孩童江流儿(3 / 9)
成团滚进桌底。
“捅轻了!《天庭秘录》写着他把玉帝胡子编成辫儿!”江流儿不知怎么钻了进去。
“小和尚快走开!”
匠人瞪他一眼,不过竹签一挑,那妖猴竟真揪住玉帝长须打了个蝴蝶结,引得台下观众哄笑。
戏到西游路,玄奘捻着佛珠。
“猴头递茶揉肩,谄笑如酒肆小二。”
匠人把江流儿按下去,拉细了嗓子,布上大圣捧桃半跪。
“域外天魔?那都是孙大圣养的看门狗!”
江流儿边在幕布后跺脚,边摸人家的油彩,被赶出去前叫道:“养在兜率宫丹炉旁!《灵山辩经注》卷三写的!”
被赶走,不忘举着布偶宣誓:“齐天大圣是无敌的。”
一副后世粉丝给偶像举牌子的样子。
皮影班子讲述的大圣故事,和传统的大圣不同。
齐天大圣的故事,在西游五百年之后,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和篡改。
从孙悟空的出世开始,便是自恃本领、任性妄为的妖王,铸就了无数错误;
天庭受封弼马温,便对权位超乎寻常的渴望,不断想要上位;
后来得偿所愿,西天取经乃是职场镀金,让大圣短时间内获取果位;
镇压域外裂痕,只是齐天大圣用来揽权的借口罢了,齐天大圣故意制造、夸大域外威胁,甚至与天魔有勾结。
齐天大圣利用危机,借此巩固自己的权力,打压反对者,排除、铲除异己,提拔亲信。
采用阴谋论视角解构齐天大圣形象,充满史书篡改与民间谣传的诡谲气质。
这些故事背后,充满了灵山墙角、玉帝床底下故事特征,采用了《天庭秘录》《灵山辩经注》等虚构史料佐证。
经过了史料篡改、断章取义、诛心之论等种种伎俩,达成污名化的目的。
相关尺度拿捏的很到位。
说的是石猴妖猴,最多到齐天大圣,没有提斗战胜佛,后者果位有力量。
污名化的故事,给大圣加了一重“悲情英雄”的特征。
这里,交代了江流儿的歪歌来源,以及他崇拜的齐天大圣,好像不对。
江流儿崇拜的是“大魔头”齐天大圣,喜欢研究大圣“成功”上位的秘诀。
也进一步展现了江流儿的性格特征。
沈三通赋予了江流儿扭曲的价值观和颓废感。
他崇拜的不是威风凛凛、降妖除魔的齐天大圣,也不是英雄,而是齐天大圣的果位、权力和战斗力。
江流儿不是想成为英雄,只是想要拥有英雄的地位。
电影院里的小孩,代入了小孩一样的江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