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3 / 6)
,再给家里打电话,又会怎样呢?
回答范例:我将会打破拖延的链条,并且搞定压在我身上的任务。
·“以后再做”的借口:我还是先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再处理我的工作压力吧。
质疑范例:在我做研究的时候我又怎样应对我的工作压力呢?
回答范例:我可以马上着手处理我的工作压力,并且可以运用我减压的效果来进行我下一步的研究。
在D阶段,你可以在质疑拖延思维的过程中完善你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可以用来识别并根除拖延思维的质疑方式,几乎有无数种:你对自己的要求和你对目标状态的信念是什么?这种信念是假设还是事实?有没有可靠的依据支持你对局势的判断?你能否把你的信念当做一种假说,并对它检验?这些质疑,是否有助于你建立一个更符合实际的视角?
如果你更喜欢使用那些经过检验的成套质疑方法,下面有些现成的工具可以满足你的要求。理性思维有六个标准,通过这套标准,你就可以把所有可疑的压力思维,跟你觉得属于“立即行动”的思维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见表2-1)。
你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成为对抗拖延思维中非理性部分的有力论据。另外,“暂停并反思”这一行为,切断了拖延的冲动,让整个系统发生了变化,让你重新审视你所面临的情境。
现在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ABCDE方法的例子,它展示了如何通过“立即行动”的视角对抗拖延思维。你还记得引言里提到的简的拖延模式吗?来看看她是怎样使用ABCDE方法的。
简的拖延模式是,一开始她就认为撰写季度财务报告的任务做起来复杂、艰巨又难受。虽然从前完成过类似的报告,每一次写新的报告时她还是感到不确定,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高效地完成报告充满了焦虑。她通过割草坪和聊天等方式来逃避任务—这支逃避之舞,跳得又蹩脚又难受。每次决定再推一推,她总能感到松了一口气。在跟邻居闲聊推迟目标的时候,她也有这种短暂满足感。拖延带来了短暂的放松,但随之而来的,却总是更大的压力。她总能听到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唠叨着她的拖延。这个声音带来无尽的压力,让她憎恨,却又无法摆脱。
截止日期逐渐逼近,简不能再拖了,否则工作就保不住了。她进入恐慌状态,开始了最后一刻的冲刺。她没能赶上截止日期,只好给自己的拖延找了些借口,并且得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