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夏日之风(5 / 7)
官员。景晴朝几人笑笑:“听到没有?”有人立刻道:“我们觉得还是大都督的笔墨更佳。”她含笑望着庭秋,后者缓缓道:“西山都督的字的确出色,只可惜,有些刻意藏锋,其实倒不如十二年前那般优雅流畅更好。”
景晴大笑,想到当年韩庭秋看她写一个条幅的时候评价说:“若从文字看,宛若男儿。”当时她就惊了一下——在陈泗男儿看来,安靖女子的志向不就是“宛若男儿”;十余年后,他又一句话就说中了她最深藏的东西。
庭秋又道:“书画一道,见仁见智,只有各家喜好,并无‘第一’之说。刚刚的品评也不过是依我个人喜好而已。”
景晴走过来望着那幅字道:“我也觉得江漪所书胜我许多,要不然我何必辛辛苦苦去问她求了幅中堂回来装点书斋。”庭秋暗地里“啊”了一声,心说原来写这幅中堂的就是民间与景晴并称“凤朝三杰之一的江漪。”景晴让与她同来的几人在书斋随意,又叫了一人名字,向庭秋做了个手势。三人换过一间屋子分宾主就坐,景晴这才道:“庭秋可关心过陈泗近况?”
“心悬故乡,但无处打探。”
“陈泗已经分裂成四方割据,芦裘、西珉均已经介入。而自四月之后,冰河关已无难民。”
庭秋心中一凉。陈泗尚在混战,没有难民,那就是靠近边关的都逃得差不多了,或者死的差不多了。
景晴柔声道:“国家难免动荡,我们安靖不也经历了三百年混战,而今终于要迎来统一。”
庭秋心想:“分分合合的确是世间常事,可人之一生短短数十年,哪里耗得起这样的分离动荡。”
“自从四月以来,尽管进行了律令训读,但是难民犯事还是越来越多,与当地百姓也屡有冲突,这让我们扶风官员十分苦恼。收纳陈泗难民这件事,本来在朝中就多有反对,只是我们扶风官吏们坚持才得蒙允许。如果犯罪继续增加,甚至与当地百姓发生大规模械斗,那么朝廷一定会下令驱逐难民。”
“两国风俗迥异,想要融合还需要更多时间。”
景晴淡淡一笑:“扶风官员自我而下,自问都已尽力。庭秋你是当过北庭郡守三阶高官的人,懂得为政之道,所以我想问问,扶风还要做些什么才能让陈泗人安稳度日。”
“大都督可知道,我等陈泗人在此最痛苦的是什么?”
景晴尚未回答,旁边那个官员抢先道:“背井离乡,自然是思乡之苦以及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