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夏日之风(6 / 7)
食之忧。”
庭秋摇摇头:“这两点的确痛苦,但是背井离乡之际都已经有了准备。我们最苦的,是前程无望。”
那官员扑哧一笑:“韩家果然是陈泗望族。”
景晴却点点头,对那官员道:“他所说的‘前程’,并非官位。豪门望族有自己的前程,贩夫卒子所求的几亩田地,一家店铺,也是各自‘前程’。不过当下清渺百废待兴,且大乱之后人口丧失惨重,并不难讨生活,陈泗百姓们不当痛苦至此啊?”
“陈泗是男儿的世界,男儿们从一出生就被教育要担负起养家糊口的义务。但是在此地,我们无所适从。虽然,女人们能够出去做事,可是同男人们一样,陈泗的女人并没有学过如何养家糊口。莫说富裕人家的女人十至不沾阳春水,就算是贫家娘子,所会的也都是绕着锅台照顾一家人,或者做一些浆洗、刺绣、纺织来贴补家用。你让她们抛头露面,她们没有这个胆量,也不知道该如何做。所以,陈泗人在这里时间越长,律令训读听得越多,就越是绝望。”
景晴和那官员对看一眼,都微微点头。
“大都督应该知道,我们韩家对族中女子向来如对男儿一般让她们读书识字,所以她们心中自有不同于陈泗女子的志向,而安靖给了她们展翅高飞的机会。但是,大多数陈泗人家是做不到的。除了工作,陈泗人另一个痛苦就是我们的儿子们该如何生存。恰如我家韩芝、韩竹,在陈泗他们都被教育要担当大业,而在安靖我们甚至找不到一处学堂可供他们读书识字。我们背井离乡,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求生,为人父母,更要紧的是让儿孙有前程。但在此地,陈泗人找不到他们子孙的未来。”
景晴叹了口气:“我能体会,但是安靖并不可能为了陈泗人改变风俗。”
“其实,陈泗人也不是没有想过适应此地。但是陈泗女人能做的事情——比如给富家帮佣,却因为是异国人而无人雇佣。又如陈泗富产棉花,女子多擅纺纱,但是扶风并不产棉,又是无处使力。若是官府能在这些事上予以帮助,陈泗人的日子必有改善。只要日子安稳下来,心思也就沉静了,再配以教化,当为此地良家。”
那官员叹了口气:“大都督说得太对了,陈泗之事果然当问陈泗人。”
“再下所说也不能代表陈泗人之全部,官府若想要知道更多,可让各地保甲里正登门询问。其实,我等陈泗难民对于扶风能够接纳我们是心存感激的,只要看得到前途,不会有太多人违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