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1 / 4)
93.
寒假里最值得期待的一件事就是过年了。
过年即春节,是华夏子孙们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这几天,离乡的游子们纷纷归乡,亲人团聚,家庭美满。不过,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暂时还用不着考虑多么深远的意义,只知道过年的时候又能穿新衣服了,有美味的饭菜吃,有厚厚的红包拿。正所谓大人们要“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而对于孩童,“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腊月二十三,家里就开始忙碌起来了。这天早上,外婆就开始熬糖瓜。糖瓜是一种用黄豆和麦芽糖熬制成的糖,很黏牙,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虽然现在市面上就要糖瓜卖,但是外婆还是更乐意自己熬。也没熬得特别多,只是一小锅。往年祭完灶神后,剩下的糖都是分给了街坊里的小孩儿们。刘陵陵以前也爱吃糖。过去总有挑着担子走街窜巷的老手艺人用着方言吆喝着:“柏头(白糖)!柏头(白糖)!”刘陵陵总是第一个凑上去卖的,不过自从做了牙齿矫正后,刘陵陵就尝不了太甜的东西,那些糖瓜也只能分给别人了╮(╯▽╰)╭
糖放在锅上熬,外婆就拿了一把剪刀和一篓子的红纸,坐在边上,不过几剪刀,一张张精美的窗花就出炉了,什么喜鹊登梅,燕穿桃柳都不在话下。可惜,刘太后和刘陵陵都没有继承老人家的手艺,只能剪出个六角雪花样的窗花。
到了傍晚,外公外婆领着一家人到了厨房,摆上一张桌子,放上熬好的糖瓜还有其他几样贡品,对着灶王爷的画像敬香。外公还特地沾了蜂蜜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然后刘爸就把画像揭下来,在灶台上烧了。
这几年提倡保护民俗,宣扬传统文化。镇里还组织了一圈人走街窜巷,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
第二天,扫房子,一大早,外婆、刘太后就带着刘陵陵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前庭后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之后,又是什么接玉皇又是什么割年肉。大人们太忙了,刘陵陵这几天虽然抛开了卷子但却接过了晒酱油肉和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