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答案在京中3424(2 / 4)
陇西李氏,已经起了杀心,叛军覆灭之日,便是我们陇西李氏万劫不复之时。”
“我的兄长,我的父亲,我的幼妹,皆死于一场阴谋。”说到此处,李让的声音,逐渐低沉,似乎回忆起那时的痛苦和无奈,“那几个卑劣无耻的构陷者,看起来,是出于自己的私心,实际上,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分明是出于陛下的授意。”
“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当年的陇西李氏,掌控了大秦数以上的军队,二十五个节度使中,有十二个,是直接听命于我们陇西李氏的。”李让握紧双拳,深深的呼吸着,强迫自己将那些记忆,一点一点的,挤出思绪,“我有时安慰自己,说如果我是陛下,如果我坐在他那个位置上,恐怕也会做出和他相似的事情来。”
“真正让我不能原谅的,是那些泼在我亲人头上的脏水。”李让声泪俱下的说道,“偌大的陇西李氏,要说没有一个两个,痴心妄想,企图借军权染指帝位的败类,我是不敢打包票的。可我的父亲,我的兄长,都是心怀大秦的好人,尤其是我的幼妹,当时才年仅五岁,哪里懂什么朝堂争斗。”
“叛军围城,我父不顾部下劝阻,孤军深入,不久发来紧急求援令,兄长率军增援,最后双双殒命。事已至此,那些人还不放心,怕我幼妹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害怕她说出实情,不惜将她杀害,并向我谎称,她是死于叛军之手。”
“原来是这样”听了李让的话,梅长歌的脑海中,突然灵光乍现,她猛然意识到,这或许也是长乐被害的原因,“你接着说吧。”
李让不察,只当梅长歌是在赞同附和他的话,于是说道,“后来我才知道,我父之所以被困,是因为有人将他的全部作战计划偷出,交到了叛军的手上。而这份详尽的作战计划,到头来,却成了父亲通敌叛国不成,反被绞杀的最直接证据。”
“不好意思,一提起当年的事情,我难免总有些激动。”李让定了定心神,沉声说道,“因此,当日我看到公子密信的时候,是完全深信不疑的,我绝对相信陛下,会做出这等过河拆桥的事情来的。”
“你先等一等。”梅长歌不解的追问道,“你是如何确认,构陷杀害你三位至亲的人,就是陛下的?”
“兵部尚书施诣修,案发时,正是我父亲的副官,有能力,也有条件窃取这份作战计划。”李让缓缓说道,“我父出征时,施诣修以腹泻,无法参战为由,没有跟随父亲迎战。父亲死后,施诣修在不到三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