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部分(4 / 6)
说,我现在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位老师,与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我时时刻刻都可以向他们请教,这样的事情怎么能不令人高兴呢?”
后来,苏格拉底也成了家,也住进了七层的大楼里,但他的家也仍旧在最底层,而底层的境况是非常地差的,既不安静,也不安全,还不卫生。那人见苏格拉底还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便问道:“你住这样的房子还快乐吗?”
这时苏格拉底说道:“你不知道在一楼住有多好。比如,进门就是家,搬东西也十分地方便,朋友来玩也十分地方便,还可以在空地上养花种草,也有许多乐趣呀,这样的乐趣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
一年后,苏格拉底将底层的房子让给了一位朋友,因为这位朋友家里有一位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十分的不方便,而他则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里面。尽管这样,苏格拉底每天也依然快快乐乐地。又有人问他:“先生,您在七楼住有什么好处呢?”
而苏格拉底却说:“好处很多呀!比如,每天上下楼梯几次,就是很好的锻炼,这样很有利于身体的健康。而且七楼光线也好,看书写字都不会伤眼睛,又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十分的安静。”
上述事例中,苏格拉底是一位十分乐观的人。他快乐的心境之所以不会受到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就是他很容易知足。
在现实生活当中,青少年朋友们没有必要与自己过不去,也无须将所有的事情压在自己的头上,让自己不好受;失去的东西也已经失去,不可能再回来了,而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也不必勉强。生活还要继续,路还得靠自己去走,人生旅途之中难免会经历挫折,在哪里摔倒就得在哪里爬起来。所以,不要与自己过不去了,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人,这样想来,不是为自己开脱,而是使心灵不会被挤压的支离破碎,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美好认识和执着的追求。
不跟自己过不去,是咱精神的解脱,它会促使我们从容地走自己所选择的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让人生获得更多的快乐。
2.摆脱心灵的枷锁
在当今社会,人们心与心的距离似乎很远,很多时候我们总会在自觉或不自觉间给自己的心灵加上一把无形的锁。尤其是青少年,受功利主义影响,普遍存在着心理素质脆弱的现象,究其根源就是不能够摆脱心灵的枷锁。他们只能接受成功而不能接受失败,稍遇挫折、坎坷、不如意,就出现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