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部分(5 / 6)
激行为,这往往影响人际关系,伤害自己及他人的感情,也常给自己带来烦闷、苦恼,这样长期下去,肯定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青少年有心灵枷锁的具体表现
1.思想枷锁。青少年经历的事情少,没有什么社会阅历,很容易出现认识问题的绝对化和极端化。偏激认识一旦产生,就会导致情绪上的冲动『性』和行为上的莽撞『性』。有的把攻击对象指向别人,出现暴躁和敌对情绪,导致伤人的过激行为。有的把攻击对象指向自己,出现自卑和自伤行为。现在许多青少年拉帮结伙,打架斗殴,离家出走,脾气暴躁等行为都是由于思想枷锁。
2.行为枷锁。有些青少年总是以我为中心,把目光投向自己,唯我独尊,固执己见,时时处处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在交往中更是极力排斥“异己”,容不下别人比自己强,他们只愿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时间长了,他们的自负心理就会增强,交际范围也大大缩小。这样一来,必然带来孤独、寂寞和空虚的困扰。而孤僻、猜疑等不良心态是形成心灵枷锁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男生中追求少数朋友间的“哥们义气”,这种就是典型的行为枷锁的表现。
形成心灵枷锁的原因
1.生存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性』格和品格都是主体同环境互相影响的结果。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封闭、抑郁的环境里,同别人交流比较少,他就容易给自己的心灵加上一把锁。如果一个人生活的环境比较开放,与别人交流地比较多,那么他的心胸就越开阔。目前,许多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因此,他们心目中只有自己,就会形成“自我中心”的自私『性』格。
2.家庭因素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些父母心胸狭窄,为人处事的方法,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青少年的『性』格和自己父母的『性』格是比较相似的。另外,优越的生活环境、溺爱的教育方法往往易形成子女任『性』、骄傲、利己主义等品质,自然受点委屈便斤斤计较,不肯接受和容纳别人。
3.遭受挫折的影响。现在许多青少年生活条件优越,成长过程顺利,平时总是受父母的保护。当初次遇到问题,容易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把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想的过于简单,因此免不了出现“冒失”、“妄断”的言语和行为。由于缺乏深思熟虑,从而给青少年带来挫折和失败。而有些青少年又把一时的挫折和失败无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