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走向现实的乌托邦计划(8 / 10)
都有极大的帮助。”
发动机研究一向是一个大困难。
因为燃烧室的火焰燃烧,很难用计算机模拟出来,人们只能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更多地采用实际测试的方式,用风洞来验证设计效果。
当初歼十的设计过程,都是采用了风洞加寰宇公司超级计算机的方式,来进行研制的。
而且即便是十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也主要是进行发动机材料的研究,还无法完全用计算机,作从头至尾的设计验证。
这个投入
般的国家,都无力承担的。
而超燃冲压发动机设计,更是超出普通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困难。
冲压发动机是广泛运用于导弹、超音速战机地一种特殊发动机。它的设计思路来源于涡喷。取消了涡喷复杂的涡扇进气装置,结构更加紧凑、简单,易于制造。
但冲压发动机由于没有了涡扇进气装置,它就需要有一个初速度,让发动机运转。
冲压发动机启动的最小条件,是不得低于零点五马赫。
超燃冲压发动机,其实是专门用于近地轨道巡航战机的专用发动机,它的启动条件更加苛刻:最低启动速度,不得低于四到五马赫!
这样高的要求。使得超燃冲压发动机,根本无法在地面进行测试,必须装上验证机,上天测试!
谁能保证自己设计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绝对没有问题?
初期设计产品,必然会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设计错误,每一个错误,所带来地都是验证机坠毁、发动机爆炸等灾难性结果。
这样的研制。就是美国这样超级富有的国家,不是迫不得已,他们也不会如此烧钱!
美国搞超燃冲压发动机,一直在随着国际形势变化,而断断续续。在苏联也在研制的时候,美国立刻启动研发机器,不惜工本的研制。国际形势稍一缓和,他们就马上以经费不足为借口。停止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研究工作。
因此,即便他们已经搞了几十年了,验证性发动机作了一大堆。飞行试验也先后进行了上百次。
但美国始终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思路,时断时续,又常常从技术进步中确定新的研究方向,提出不同地设计要求,影响到研发公司的研究方向。
非洲基地的初期研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之后有了超级计算机,研究进度快了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