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分分钟教做人(2 / 4)
立项的人“解剖分析死因”用的。
如果不卖,初音也不在乎。
朱子峰认清现实之后,50万卖了。凭良心说,他确实赚了,大部分是情怀钱。
他只有一个附带要求:希望初音原创能够给他一份工作,让他加入到初音后续拟开发的写作辅助软件的开发团队中,亲眼见证他当初天马行空瞎想的理念如何能够变为现实。
这个请求初音方面很干脆的答应了,前提是他先把脚本著作权交割清楚、然后再额外签订高额违约金的保密协议。
从那天起,朱子峰终于加入了初音,亲眼见证了初音的造梦历程,也见证了自己曾经的幻想是多么不切实际、多么没有可操作性。
……
“直接靠机器和软件写作?让机器人在创作领域彻底颠覆人类?这种猪一样的点子,真是何来的自信。”
“电商做了这么多年,都没敢说颠覆传统线下商业,只说弥补线下商业的隐痛点,把线下模式没法做的生意品类补齐。你一个没写过两本书的人,就敢说直接让机器人写作颠覆人类创作?”
“互联网金融口号刚刚叫了一年多,结果呢?那些喊着口号要消灭传统金融的互金创业者都死了,活下来的都是渐进改良派的。你个私人单打独斗写脚本的,敢说那种大话?”
刚刚进入初音原创的第一个月,被上面的产品经理和左右的资深工程师一批驳,朱子峰就发现自己原先真是图样图森破了。
简直就像孙达炮在袁大头面前哔哔说要造十万英里铁路一样,纯粹是个地图开疆的小儿科。
初音原创负责这个产品的人,是严磊的人工智能研究院专门调来的,而且还得到了董事局主席顾莫杰的亲自点拨。从高人那里,朱子峰知道了“科技辅助创作”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二十年之内不要考虑用机器人彻底取代作家的可能性,这事儿人类科技二十年肯定做不到。”
“十年之内,应该考虑的是扩写型软件。比如在传统的遣词造句脚本基础上,结合目前人工智能‘越来越能读懂人话’的特性,然后由真人作家创作一个梗概的作品大纲,训练机器人在‘读懂’的基础上遣词造句,扩写成一个相当于大纲字数数十倍的文本。这个过程中,一开始应当以20被字数扩写率为目标,随着对人工智能的训练反馈越来越成熟,可以逐步实现五十倍、甚至百倍的套路文撰写——但是仅次于套路文,因为机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