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2 / 6)
0-34的一只箱子里,发现了一只密码铁盒。
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来通过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方式打开了这只盒子,里面同样也是一份地质勘探资料。
当时他们很奇怪,为什么这一份资料要特别的保存,中央怀疑可能这一份资料可能是关于日本人当年寻找石油的一个线索。
于是按照资料上的记载,当年七二三工程开始在这里实施,其中三只勘探队中的一只,秘密带着那份资料,进入了丛林寻找上面记载的线索。后来,果然,他们在从里里发现了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日军临时基地。
但是,这里已经是人去楼空,所有的东西都烧掉了,连一张纸头都没有,只能通过附近的一些痕迹,判断当时肯定有一只勘探队,在附近勘探过。
当时我们自己的勘探队,也在附近进行了一次普查式的勘探,但是结果差强人意,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的结果,地表上什么都看不出来。浅层挖掘也什么都没有。
怀着对日本勘探数据的信任,中央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动用了苏联进口的“地震勘探设备”,这是一种当时比较先进的技术。
这里抄一段说明,来解释这种设备的工作原理:
在地表以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在向地下传播时,遇有介质性质不同的岩层分界面,地震波将发生反射与折射,在地表或井中用检波器接收这种地震波。收到的地震波信号与震源特性、检波点的位置、地震波经过的地下岩层的性质和结构有关。通过对地震波记录进行处理和解释,可以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地震勘探在分层的详细程度和勘查的精度上,都优于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勘探的深度一般从数十米到数十千米。
中国从1951年开始进口这种设备,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这种设备一般用于超深矿床的勘探,勘探反馈的数据的是三维的,十分牛逼,当然这些数据对于普通人的来说,只是一大堆极其混乱的曲线。
之后,通过“地质数据成像”演算,可以把这些曲线还原成黑白胶片。现在我们的勘探已经有软件,可以实时生成,当时是需要人用手摇计算机来算的。
这些都是科学家做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基础技术兵,无疑是听天书,我们只能看懂地质成像之后的2000张黑白胶片。
其中地下1200处,出现了地震波的异常反射。在胶片上表示的是,一块非常突出的不规则形白色,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