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3 / 6)
像一个十字架,精度精确的吓人,大概是49米长,宽34米,好像是嵌入在地下1200处岩壳里的一块金属块。
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我们都议论纷纷,感觉很不可思议,然而等到屏幕上的那个十字小点放大,一下子四周又全部静了下来。
原来那个十字形的白色影子,放大200倍之后,明显现出了几何的外形,所有人都一眼认了出来——那是一架飞机。
写到这里,很多人会认为我是在胡扯了。
确实,这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事情,我们所受的都是相当务实的教育,这种事情,在当时,我第一反应也认为是胡扯,根本无法接受,也不知道怎么去接受。
不过后来回头想想,这其实并不难解释。
因为事实上,如果一件事情既成事实了,那么总有他成为事实的方法。
很多人刚开始认为是巧合,但是那大校告诉我们:根据仔细的外形分析,这应该是一架日军的“深山”,那是一种很冷门重型轰炸机,日本人一般用它来做运输机,是在二战末期投入使用的,数量很少。所以巧合的可能性非常低。
既然不是巧合,那就要首先在事实下做推断,他们当时是这样考虑的:
首先命题是,确实他们发现了一架深埋在地下1200米深处的日本轰炸机。他们不否认这东西存在的可能性,而是去考虑这东西是怎么给弄下去的。
这样的事情只有唯一的解释,按照唯物论,如果飞机不是通过扯蛋的空间扭曲出现在那里的,那肯定就是日本人自己搬下去的。
同样,要到达那里,必须有一个通道,而把飞机整体开下去,也显然不可能。
那事情就可以假设的非常明白:
日本人当年在这里,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挖了或是找了一条通往地下深处的通道,接着,日本人把一架“深山”化整为零运下去的,然后在通道的尽头,地下1200米处的地方重新组装了起来。
要证实这样的假设,有两个前提,一是找到那条通道,二是找到这里堆砌过大量设备的痕迹。
大校说,他们在附近发现了大量防冻机油的痕迹,应该算是证明了第二条。现在这里的工程兵,正在大范围的搜索,希望能找到第一条前提。而一旦找到通道,就要组织人下去,看看下面到底是怎么情况。
他一说完,整个帐篷里就炸开了锅了,几乎骚动了起来,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