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发展 (2)(6 / 22)
。
胡聘之很明白当朝形势:在直隶地区,一些朝中重臣奉旨编练的武毅军、甘军、毅军等新式陆军已有不下6万之众,这其中就包括荣禄亲自统率的南苑驻军1万多人。目前,朝中保守派和维新派的争斗是愈演愈烈,西方列强也是各怀鬼胎,瓜分中国之意已是路人皆知,内外形势极其恶劣。
在这种形势下,山西如果能够拥有一支强大的地方武装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一方面能增加山西在朝廷中参政议政的分量,在内部争斗和抵御外部侵略时都有仰仗之兵;另一方面是自己已年过花甲,仕途不久矣。难得有康凡这样的一位在品行、能力等各方面都极其出色的年轻人来帮助治理山西,应是再好不过的事。
所以,胡聘之经过深思熟虑后,力排众议,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任命康凡为步军统领兼教官,组建一支新式军队,并在省内筹集了部分军费拨付给康凡,以做启动之资。
胡聘之是当朝少数几个文官、武职全兼的地方大吏,集巡抚和提督于一身,手握山西的全部军政大权。他授予康凡的这个步军统领的身份从性质上来讲应是一个正三品的武官——参将,职位又提高了两级,已经是相当了得了。但从影响上来讲,要比康凡原来的那个由光绪皇帝亲命的正四品都司要小一些。
康凡当然乐意接受这项任务,立即投入工作。
首先就是公开从社会上高薪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比如留学海外的中国留学生、资深的国内学者和西方人士等,增强清盛营在专业文化知识和军事理论教育方面的实力,扩充情报、狙击、侦察、通讯、工程、医疗、后勤等专业培训实力。而县城医院储备的医生和护士等有一部分被抽调到清盛营,接受再培训,使他们成为第一批专业军医和救护兵。
再就是面向全国招考军校生,录取后进入清盛营享受公费教育,毕业后就成为新军的基层军官。只是由于清盛营的扩建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在竣工前,大家就只能在临时安置点做自己的事了,条件有些艰苦。
设在县城医院的招兵处开始工作后,报名参军的人员纷至沓来。这些人员在通过了医院的正规身体检查和清盛营教官们的初步审核后,其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籍贯、血型等和随后拍摄的本人免冠照片等将被录入个人档案,集中安置在清盛营旁边的临时宿营地。
清盛营的医疗所将会组织他们进行个人卫生清理程序,例如:新军必须剪掉发辫,统一剃成短平头;自己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