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发展 (2)(7 / 22)
来的衣服要烧掉;洗澡后换着军需部门统一发放的军服等等。
骑兵团里那些原来的蓝妖队员们由于受康凡的熏陶,不用康凡讲明,自发地或先或后地效仿康凡,都剃成了一样的短平头。这对他们这些生活在当代的人来讲绝对是个了不起的举动!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这些官兵们一个最优秀的品质:容易接受新的、好的事物,不墨守陈规。
但山西各地驻军和从外省报名参军的人员等在执行上述这些程序时就很困难了,公然反对者比比皆是,其中不乏反应过激者,因此而退出者为数着实不少。后来,康凡做出妥协:一线驻军必须遵照执行,内卫部队不予明确要求,随个人意愿行事,此事才告平息。
山西省内驻扎的绿营、八旗兵、地方团练等武装力量总数有十几万人,兵员数量可谓充足,虽然良莠不齐,但从中挑选出一定数量的文化、军事素质都能满足要求的优秀人员还是有保证的。同时,面向全国征召优秀军人,说白了就是挖墙脚,从国内搜罗堪用之人。
清盛营的扩建改造工程也在抓紧进行,计划在入冬前招兵工作结束后完工,正式投入使用。由于宁武府的工业体系还没有建成,暂时还无法生产新式武器装备,所以决定军装仍沿用清军制式军装,武器将继续采取从国外购买的方式。一线驻军使用的武器依旧是莫辛-纳甘骑枪、毛瑟自动手枪和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内卫部队和巡捕房人员则配备柯尔特转轮手枪和温彻斯特杠杆式连珠枪。这两型美国制造的民用枪械虽然威力较小,却很适合这两支队伍执行任务。
将来驻扎于清盛营的新军其实就是宁武府驻军,本应该隶属大同镇总兵官管辖,而事实上却是直接接受胡聘之的调遣,应算是省军区直属部队了。但新军的全部开销基本上是宁武府自行筹集的,胡聘之做的最大贡献就是给予了坚定的官方支持,至于军费方面只是象征性的资助罢了。
这样,康凡就实际掌控着新军军权,使省内各级官员无不忌惮,对康凡整顿宁武府官场的举措也就不敢妄自菲薄了。所以,俞好最初的担心也就烟消云散,卸下包袱帮着康凡对宁武府官场做了一番彻底的清洗。
清盛营情报班的成员在这次行动中居功至伟,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的相关资料成为评定宁武府官场中人的主要标准。而骑兵团和巡捕房联合行动,神不知鬼不觉的对所有违法的官场中人进行了抓捕,使他们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悉数就范。
但康凡之后在如何处理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