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亲征汉中,曹操为天下最后一搏(3 / 22)
见过曹操无奈自弃?这次连曹彰都一脸怅然,曹丕却心下怏怏——平定天下之事交代我这太子就好了,却拉上仨兄弟,未免不伦不类。
“你们四个虽已长成,但列位兄弟尚幼,似幹儿不过三岁,日后教养之事多累汝等。”说到这儿曹操才握住曹丕的手,“你等需手足一心共保社稷,万万要以袁谭、袁尚兄弟为鉴!”知子莫若父,曹操了解曹丕心胸,因而同时向他兄弟四人托付后事,让大家有个见证,似乎这样就能确保曹丕日后善待兄弟——但这真的有用吗?
曹丕立刻指天为誓:“父王之言,孩儿一定铭记在心!”
“好!听你这么说,为父放心了。”曹操轻轻抚着曹丕肩膀——这是曹丕晋位太子以来他第一次当众夸奖儿子,但也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真心夸奖曹丕。
曹宇、曹衮等小王子早哭作一团,群臣也唏嘘不止。却见曹操长出一口气,似是压在心头的事终于完成了,继而黯淡的目光忽然一闪,挺直身子道:“既然后事已交代明白……传令中军整备兵马,寡人要亲统大军再征汉中!”
所有人又是一惊。曹植欲谏,却被曹操抬手拦住:“前番吴兰、马超虽败于武都,刘备贼心不死卷土重来,听闻已调动川蜀之地所有人马大举压向汉中。寡人与此贼不共戴天,必要让他输得心服口服。若能保住汉中,进图蜀中,则天下之定不远矣。”
道理是不错,但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还能再打仗吗?曹操这次出兵的举动与其说有感于形势,还不如说是奋力一搏的冲动。众人尽感忧虑,可这话又不能明说,倘直言他年老体衰不堪再战,岂不触了霉头?黄门侍郎刘廙出班奏道:“微臣不敢阻大王远征,但有一言还望大王纳之。”
“说。”
刘廙恭恭敬敬道:“大王起军三十余年,敌无不破,强无不服。今孙权负险于吴,刘备不宾于蜀,此皆重山恶水偏僻之地,虽自守无以成大害。昔文王伐崇,三驾不下,归而修德,然后服之。为今之计莫若料四方之险,择要害而守之,选天下之甲卒岁更焉。殿下可高枕于广夏,潜思于治国;广农桑,事从节约,修之旬年,则国富民安,虽不征亦天下可定矣!”一来刘廙是读书人,推崇以德服人;二来也避开曹操病体不谈,绕着弯劝他别去。拿别人说事或许曹操不听,把他推崇的周文王抬出来,他还能不听吗?
岂料曹操“嘿嘿”一笑,拍拍自己胸口道:“非但君当知臣,臣亦当知君。欲使寡人坐行西伯之德,恐非其人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