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声名鹊起 (1)(8 / 22)
是众人一旦开始了有关于进士考试的话题,却是人人关心,个个在意。柴贵谊便说道:“国朝进士科,惯例一直是试诗赋为主的,可是今年五月朝议要罢诗赋、明经诸科,专以经义、论、策来考试进士,议论纷纷未定,我曾听说是被苏直史阻止了。今岁秋试【宋代解试一般在七八九三个月举行,故称秋试。省试一般在元月至三月举行,称春闱。殿试一般在三月举行】,明经诸科未罢,而诗赋依然是进士科考试的内容,但废除诗赋的流言一直没有平息。我平日里思虑这事,却终是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诸位的意见如何?”
他说到此事,众人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或说不会废,或说拿不准,一时间又开始争论不休。石越在旁静静听他们讨论,才知道柴贵谊说的“苏直史”就是苏轼。王安石变法本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石越也曾留意研究,这时候便细细回想,忽地想起《宋史》上苏轼那篇直斥王安石改革科举是“多事”的奏章来,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顿时清清楚楚摆在了他面前。忽然之间,石越竟有了一种“上帝”的感觉。
李敦敏对石越十分钦佩,因此便时时着意石越的神态,这时忽见他露出智珠在握的笑容,心中一动,向石越笑道:“子明,依你的看法,究竟是会变,还是不会变?”众人见问到石越,立时也都安静下来,静静等待石越的判断。
石越却犹疑起来。他完全不知道如果贸然说破历史的玄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众人见石越既不说知道,也不说不知道,只是望着手中的梅枝出神,更觉高深难测,竟是一个个屏气凝神,不敢打扰他的思绪。一直迟疑了十来分钟,石越手中的梅枝轻轻敲在了案上,“妈的,既然老天爷开我这么大一个玩笑,我还管什么后果不后果?”石越心里竟泛出一丝报复的快感,“除死无大事,我现在和死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老子偏要扰乱这段历史玩玩!”
他既然拿定了这玩世不恭的主意,便收敛心神,淡淡地朝众人一笑,缓缓说道:“这件事情我虽然知道,却不敢乱说。”
陈元凤大是不信,笑道:“朝廷尚未有决断,子明便说知道,便是周濂溪、邵尧夫【即周敦颐、邵雍。二人都是宋代名儒,道学家,精通太极、易经之说】也未必有这般本事吧?”
石越见他质疑,便微笑不语。
唐棣却诚恳地向石越说道:“子明,我相信你的确知道。若是方便说,便说;不方便,不说也无妨。”
李敦敏也点点头,笑道:“我也信得过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