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3 / 4)
墓中立起衣冠冢,一个月后,约格尔的骨灰入葬,此时他的母亲身体状况持续恶化,快要支撑不住了,老人家的一个远房表侄从科隆过来,为她送终的同时继承了她的公寓。
至于索菲亚……温娴不知道,夫人在遥远的地方,苏联国土广阔,她无法得知夫人的地址。
除此之外,还有尼克劳斯下落不明,官方尚将他定义为失踪,给她以最后微薄的希望。
四九年的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德国分裂。
冷战也许对父亲和温甯的工作有些影响,但在她的学校里,很少会让政治涉足学术,即使是东柏林的洪堡大学也不会过分宣扬政治色彩,这里是学术自由的净土。温娴作为建筑学的硕士在读生,与学生们的社交团体有些格格不入,同系的学生很少,年龄和经历的代沟无法逾越。她住在学生单人公寓里,没有室友,求学之路正是如此孤独漫长。
辛苦没有止步于此,很快,温娴应聘了柏林的一家建筑公司,曾经在万喜的工作经验让她几乎直接通过面试笔试,柏林正在重建的大潮中,温娴知道,这里与几十年后的柏林还差的远。
她真的要完成原装温娴的夙愿了:设计出最漂亮的机场,全欧洲最时尚的车站。
温娴有领先时代的概念和思想,她对各种建筑材料的应用很是大胆创新,再加上她的化学专业知识,她觉得离自己走上人生巅峰可能不远了!
导师经常在她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打电话过来,告诉她去学校改论文。
海德尔也不咋省心,他不太愿意读书,德国小学教育够轻松了,没有《课课大考》《一课一练》什么的,每天让他写几个单词做做算术跟上刑一样,父亲这个经济学博士都教不动他,教不动……
这孩子越来越皮实,多次试图上房揭瓦,都被温娴扼杀在摇篮里,地下室已经不够他浪了,小子开始挑战极限运动,主要是挑战温娴神经极限。
烦的时候是真烦,但他这样闹腾总比安静忧郁的好,海德尔不傻,这么多年即使温娴不说,他也总该知道点什么,温娴跟他讲过路德维希和尼克的职业与责任,也讲过那场世界大战。母亲总觉得孩子还小,不能告诉他这些,小心翼翼的避讳着有关他父母的问题。
温娴想,不小了,他其实都明白的。
这个双休日她一直呆在学校没挪地方,浩如烟海的藏书能给她提供不少灵感,更重要的一点是,她得在这里才能静下心,第八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