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宰相飞头去和戎 (1)(20 / 23)
接。
韩国戚本人说到底就是以后宫起家,按说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漏算这一点,可偏偏他就忽视了。这很可能是因为他多年以来对后宫的全面掌握,让他的安全意识淡薄了。
说一下这时的南宋后宫。皇帝还是那个皇帝,皇后已经另有他人。
韩皇后在七年前病逝,上位者姓杨。
杨皇后出身低微,生身父母、家世、籍贯等连正史都失载,她出现时的第一身份是南宋后宫乐班中的杂剧孩儿,相当于嬉戏耍乐的儿童演员。她天生是与众不同的,小小年纪,姿容秀丽也就算了,还举止得体,从不怯场,很得赵构老婆吴氏的欢心。之后又把年轻的赵扩迷住了,从一介寒微戏班女子一步登天,进入帝国后宫。她先封婕妤,再进婉仪,一年之后升至贵妃,已经是皇后之下第一人。
天赋再次显示出了奇迹。没有人教她,她自己熟读了诗书经典,还补全了自己的短板,给自己找了个武进士出身的“哥哥”杨次山。
从此,她成为了良家子女、功名在身人士的亲戚。
这些在南宋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发挥了作用。韩皇后死了,皇宫需要新的女主人,竞争者有两位:一个是杨贵妃,一个是曹美人。
赵扩游移不定,都美啊,不好办。关键时刻韩国戚出现了,他不管谁美,他需要听话的。杨贵妃心机深沉,曹美人柔顺低调,选曹。
这给杨氏带来了巨大的麻烦,韩氏一门对南宋已经掌控了近两代人,她一个没根基的前儿童演员有什么办法去抗衡。
她被逼到了绝境,尽管自诩智慧女性,也只能使出最原始的那一招——和丈夫卧室说事。魅力搞定一切,她如愿当上了皇后。可她心里非常屈辱,从那一刻起,她把韩国戚恨到了骨头里。
宫廷深处还隐藏着另一个人。这个人在开始北伐前还只是个六品京官,在汪洋般的官员队伍里像一滴水一样随波浮沉,没人注意。
北伐伊始,此人升官到三品任礼部侍郎,兼资善堂翊善。从此,开始引人注目,不是因为侍郎,而是那个兼职。
资善堂翊善,皇子老师。
这个职位一来敏感,二来是因为此人的家学渊源,那是祖传的绝活儿,谁也不敢小看。他叫史弥远,他爹就是孝宗朝的名臣史浩。
史浩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不断地坏孝宗的事儿。从最开始勒令吴璘退兵,搞得川军死伤惨重,到最后驳回废掉李凤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