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化神奇为腐朽(1)(2 / 7)
之前有点犹豫,我问师姐,我这样做会不会激怒吕导?
师姐说,那你要怎么做呢?编一段对吕导感激涕零的话,放在熊士高那段下面?
我想了想,觉得这种话我说不出,这不单单是我自己言不由衷,更重要的是对熊老师不公平,虽然熊士高不会介意这种事情,但博士论文一辈子也就一次,正如师姐说的,是要立此存照的,不论今后我鸟大鸟小,这毕竟是人生中仅有的几次必须对自己严肃的事情。
我对师姐说,我不能夸大吕导的作用。
师姐说,就等着你说这句呢。你别担心他发飙,打啥还得看那啥呢。
吕导没有发飙,而是发了很多“高见”。这更可怕。如果按这些建议修改,绝对是要化神奇为腐朽了。
我跟师姐一说,师姐笑嘻嘻地说,甭担心,你就一直绷着,拖到最后你就说没时间改,他还能怎么着?我就不信他能对自己的博士来真的,只不过是看着你把熊士高捧得跟亲爹似的,他这真正的亲爹有点醋性呗。更何况,还有我呢,他打啥还得看……
又来了,又来了。那我就耗着。但愿吕导这次自己打通任督二脉,不劳师姐你亲自出马斡旋。
过了年开学之后,同门的硕士博士们为了全力投入就业大战,之前都如同吃了泻药一样,十几万二十万字的论文喷薄而出。学生忙,老师比学生更忙,学生不愿意认真写,老师也不好意思认真改,于是在博士生产线上,一篇论文酝酿时是团草,成形的时候还是团草。整个中国学术的消化道就像没有任何消化功能的下水道。
我还在挺着,因为我几乎没有按照吕导的意见做任何改动,甚至标点都没有动。
吕导忽然打电话给我,让我把修改稿给他再看看,我只好发给了他。
没过几天,吕导忽然说要请我和师姐喝茶,顺便有个大事要商量。
是什么事啊?是不是真的怒了,要给我来一次狗血喷头啊?我惴惴不安地问师姐。
不会的,如果真要那样,一定秘密处决了,不会让我在一边看啊,哪有当着主人的面虐待那啥的。师姐说。
果然,一见面,吕导一脸的春光明媚,还对旁边的那位《文艺学研究》的主编老白郑重其事地引见我。
“小熊,我一直在心里认为你是我带过的学生里少有的聪明人。”
我有点蒙,这种美誉从来都是给余杭生或者师姐的,突然撒给了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