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石破天惊圣人出 (2)(4 / 10)
就是以一种能产生恶的方式行动。因而,没有人想这样做。因而,当某个人作恶时,他并非出于本意。
2.所有的人都只渴望,善的事物
——因此一切人都会行善,只要他能够行善。如果他不这样做,那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行善。美德会带来善的事物。因而,美德就是通晓善的知识。
3.各种美德都指在特定情形下的善的事物
——在任何情形下,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善的事物。如果他们未能得到善的事物,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的事物。因而,只要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的事物,那他在任何情况下都只会是有德的。因为所有的美德都依赖于一件事——关于善的事物之知识。因而,诸德终究为一。
如果我们把苏格拉底、柏拉图师徒的三条论据归纳起来,那就只有一句话:你知道,你就会去做。你不知道,你想做也不知如何做。而这,正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说:
诸如此类。
总之,大家说的都是一码事。
与智慧大师相遇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孔子、孟子也好,苏格拉底、柏拉图也罢,还有这王阳明,他们都认为,存在着一个东西你还没有看到,而且这个东西对我们来说相当重要,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怪东西呢?
最早描述这个东西的,是老子李耳,他在《道德经》中说,这个东西啊,这个东西,那可是孩子没娘,说来话长啊:
有物混成,(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
先天地生。(它先于天地而生。)
寂兮寥兮!(无声啊,又无形!)
独立不改,(它永远不依靠外在力量,)
周行而不殆,(不停地循环运行。)
可以为天地母。(它可以算做天下万物的根本。)
吾不知其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
强字之曰道,(把它叫做道)
强为之名曰大。(勉强再给它起个名叫做大。)
大曰逝,(大成为逝去,)
逝曰远,(逝去成为辽远,)
远曰反。(辽远又返转还原。)
故道大,(所以说道大,)
天大,(天大,)
地大,(地大,)
人亦大。(人也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