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婚姻档案 (1)(12 / 22)
来后都抢着帮老百姓干活,吃了饭还要留下自己的干粮。等他们跟老百姓熟悉起来,就对老百姓做宣传,说什么“打土豪,分田地”,还到附近庄子开了地主的仓。
罗忠却不知为何红军没有把罗府堆积的粮、油、毛毡等物资给分掉。后来他听了红军的宣传才了解到,红军所说的土豪并不笼统指有钱有地的大户,从小里说,是针对那些与红军作对的、欠下血债的恶霸;往大里说,是消灭那些破坏抗日救亡运动的汉奸。而且罗忠从一个帮他打扫院子的小红军口中得知,他们的一位首长曾明确指出,罗焕彰先生是民主人士,是要受到保护的。也就是说,红军和罗焕章先生是“一家人”。罗忠认为很在理,哪有自家人分自己家里的东西?既然红军这么把东家当“自己人”,东家不在县城,他这个做下人的也不能不够义气,拿红军当外人,也就是给东家丢面子,是违背东家的处事原则的。因此,当红军队伍临撤出平安县城前要筹备粮食和物资时,罗忠将罗府的仓库打开,自己赶着马车把粮食送到了他们的临时办公地点。当时来送粮、送物的老百姓很多,有几个红军在那里给他们过磅登记,场面繁忙得很。等罗忠先后卸完三大车粮食回到罗府,才想到应该让过磅登记的红军给自己打一张收条。他并不是希望罗府交出去的粮食能像红军宣传的那样等革命成功后再还回来,但那些粮食毕竟是东家的,他虽然凭着东家给的特权自作主张将粮食支援了红军,但是,等东家回县城的时候他还是要把账交清楚。事情一码是一码,义举不能代替一切,也不能成为某些事由的借口。他这个临时管家对罗府的进出账项必须要清楚,才不负东家的托付。罗忠正琢磨着,那个湖南娃娃兵带着两个卫生员来了,想借用罗府闲置的锅灶给部队的医用绷带消毒,于是罗忠让湖南娃娃兵写张收条。湖南娃娃兵二话不说,顺手从罗府的窗户上撕下一块蒙窗户的牛皮纸写了收条,罗忠将收条收藏起来了。
眼下红军又回到罗府的后院,罗忠拿不准他们回来做什么,讶然问道:“你们不是走了吗?”
“我是带着任务来的。有几个重伤员跟不上队伍,要老百姓安置,等我们的队伍打回来他们才能归队。罗大爷,请你帮帮忙吧!”
罗忠借着马灯终于认出,和他说话的人正是湖南娃娃兵,那几个伤员里有两个是曾经借用锅灶的卫生员,他们还给罗府的一匹马看过病。罗忠再仔细看,才发现其中一个是剪了短发的女兵。
“这院子里就住我一个人,让他们留在这里养伤比较清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