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婚姻档案 (1)(17 / 22)
城的前几天突然失踪,很多事务便由麦太太代劳。麦太太在登记簿上详尽地填写了她的家庭状况,当写到籍贯一栏时,她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写下“大秦”两个字。
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疑惑地问:“大秦在哪里?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
麦太太说:“大秦是古地名,具体在哪里我也不清楚。”
工作人员看着麦太太走远的背影,在她的登记栏后面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并写下两个字:调查。
在平安县城,麦先生的来历一直是个谜。有人说麦家的先祖世代经商,曾经数代人行走在唐高僧玄奘走过的西域古道上,还涉足过欧洲,由于近百年来战乱不断,麦先生的父亲才选择了祁连山下偏僻的平安县城定居。也有人说,麦先生的父亲是黑道上的人物,发了财,金盆洗手,迁徙到平安县过起了隐居生活。还有人说,麦先生的祖上原本是欧洲商人,喜欢上了东方人的生活方式,又娶了东方女子为妻,他们的后人来平安县寻根,定居下来。后一种说法倒有些根据。据见过麦先生父亲的人说,麦先生的父亲在外貌上与本地居民存在明显差异,影影绰绰有一点欧洲人的特征。而且,从前的欧洲商人沿丝绸之路的城镇或村寨定居也是常有的事。但上述言论都属猜测,从来没有得到过证实。
人们的印象中,麦先生是一个言行谨慎的人,他从父亲手里接过生意后就把瓷器店从闹市区搬到城东,在背靠大街的一个旮旯里,店铺不大,门面也不惹眼,一块黑色牌匾上题着“麦记瓷器”几个字。然而,只要顾客走进店内,货架上摆放的各种精品瓷器美轮美奂,令人满眼生辉。这样的瓷器对大多数普通居民来说是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奢侈品,且位置偏僻,麦记瓷器店一年也难得做成几桩买卖。倒是有南来北往的客商特意前来造访。街坊们疑惑,省城有很多瓷器店,客商何以要来这偏僻之地?麦先生好好的生意不做,为什么要把店铺搬到街背后?心里总该是有鬼的……疑惑归疑惑,越是隐秘的行当居民们越不敢深究,麦记瓷器店就那样神秘地矗立在县城一隅。
有一年,县城的钟鼓楼要修葺,按以前的规矩,所需资费由全城居民分摊。但是,这麦先生却提供了修葺钟鼓楼的全部费用,又另外花钱铸了一口铜钟和八只雕花镀金铜风铃,将原来缺损的铁钟替换下来。当新铜钟和八角楼上的铜风铃被西部的劲风摇响,悠扬绵长的叮当声传遍县城的每一个角落,居民们从漫漫尘沙的荒芜中感受到了一丝安详,这才记起麦先生平时对大家的种种好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