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婚姻档案 (1)(21 / 22)
像是被男方家里狠狠宰回来的一刀,婆家人绝不会有心慈手软的商量余地。如此循环往复,这也成为平安县的包办婚姻能一直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平安县的女子都比较命苦。一般情况下,既然女孩儿从小定了亲,成了别人家的人,她在娘家生活的十多年里并不金贵。到了夫家,她也如同那些嫁妆一样,成了丈夫的一部分财产,丈夫想怎样对待她都天经地义,于是在长期打骂媳妇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句俗语:打倒的媳妇揉倒的面。从这句俗语可以领略到,在平安县男人打老婆不能说是蔚然成风,也如同每天的吃饭、睡觉一样,小事一桩。
破烂王在城南门捡到花花时,她正熟睡,用一条花洋布小棉被包裹着,像一只尖角的粽子,一看便是出自家境不错的富裕人家。他把粽子抱在怀里,将棉被一角掀开,除了奶腥味,还能闻到胰子的气息,那种别样的香气,让人觉得清新干净。于是他再舍不得放下她,他拾破烂走到哪里,就把她带到哪里,风里来雨里去,转眼长到十八岁,亭亭玉立,很有几分姿色。
花花那样的出身在县城是定不下娃娃亲的。她长到十八岁也不能像别的女孩儿那样坐在家里做女红准备嫁妆,只跟着养父沿街收破烂,收不到破烂的时候就捡别人丢下的瓜皮和烂菜叶。她在家里养了几只鸡,那几只鸡即是她的伴,都是她用捡来的瓜皮和菜叶饲养的。
成天抛头露面的花花被县城里开钱庄兼做首饰生意的秦先生看中了,某天托了喜婆(媒婆)到破烂王家里,说要娶花花做老婆。秦先生五十八岁,家里有老婆。喜婆说得很明白,破烂王最好能答应这门亲事,让花花嫁到秦家去享福。破烂王刚开始不肯,说自己养大一个女儿不容易,她能嫁个好女婿,自己将来才有指望,如果让她给半截入土的老头子做小,便什么也指望不上了。喜婆掏心掏肺地说,与花花年纪相仿的条件稍微好一些的男娃早定了亲,她能到哪里去寻个好女婿?她嫁到秦先生那样的大户人家去有的是福享,只是听起来不好听;如果想名分好,只能到穷家小户去继续吃苦受罪,自己的日子都顾不过来,哪还有能力给你养老?破烂王听完喜婆的话心里沉了沉,他没敢再多想,就把婚事答应下来,当即受了秦先生的聘。说是聘,倒有几分卖女儿的意思,因为破烂王和秦家签了婚约,白纸黑字写得明白,花花出嫁时他不仅不用按规矩准备嫁妆,秦先生在迎娶的时候还要送给破烂王一百块现大洋,从此两家各不相干。
养女儿能赚钱,在平安县城还是从未发生过的事,人们都很关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