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婚姻档案 (1)(20 / 22)
嫁进麦家时,麦先生已经去世好多年了。
麦三娘子是县城里破烂王的养女,她能嫁进麦家,完全是时代促就的姻缘。那个时代,颠覆了原有的一切秩序,使商贾之家破落为一介平民,而地位低下者,如靠拾荒为生的破烂王,欢天喜地成了新政权的主人,并不由自主发出一声扬眉吐气的感叹——世事难料!
破烂王没结过婚,从年轻起就以收破烂为业,又因他姓王,人们一直都叫他破烂王,他的名字已不为人知。麦三娘子是他在收破烂的途中捡的,其亲生父母的真实身份也不可考。他给她取名花花。
平安县历来有重男轻女的风气,究其根源,是女孩儿不仅不能为家族顶立门户,出嫁的时候还要带走一笔嫁妆。按当地规矩,男家娶媳妇只管修房子盖院子,媳妇进门时要置办好所有的日用家当,衣服被褥,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还要陪送车马和一定数目的银钱,其嫁妆破费之巨,不仅让普通贫民小户人家感到养不起女儿,即使在大户人家,如果女儿养多了也有可能家道衰落甚至破产。因此,贫民小户人家生下第一个女儿后就要跌脚喊冤枉,想想毕竟是头生女,一咬牙一跺脚还是养下了;大户人家生下的第一个女儿自然是大小姐,娇生惯养起来,生第二个女儿便有些马虎,养到第三个女儿时爹妈的脸立即黑下来,但毕竟是大户人家,咬一咬牙也还养着。那时医疗条件不好,没有计划生育的政策,也没有使人能够计划生育的措施,贫民小户有了一个女儿或者大户人家有了三个女儿之后,再生下的女儿怎么办呢?碰到心肠硬的爹娘,将刚落地的女婴扔到灰圈里,也不去照看,任其夭折。以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新生儿夭折是最平常不过的事,除了刚生完孩子的母亲在坐月子的空闲里伤感几天,外人自然没有什么可说的。还有一种情况,如果那个不识时务降临人间的女娃碰到心慈的父母,他们会把她简单地包裹一下,放到街上或者城外的大路边,希望能有想抱养女孩的人家捡了去——这样的几率并不高。于是,导致平安县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且又波及了其他问题:总有一部分男子到该成家立业的时候却娶不到媳妇,而能在本乡本土娶到如意的媳妇再如意地为他生下儿子的男人真是有福之人了。因此,若条件允许,生了儿子的人家当那小孩儿刚蹒跚学步时就会寻一个合适的女孩儿定下娃娃亲。亲事既然定了,女孩儿的吃穿给养一般都由男方家里负担,逢年过节还要给女方送节礼,整只的羊,少不了烟、酒、糖,十几年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等到该成亲时,随女孩儿抬到夫家的嫁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