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饮食男女的精神世界(12 / 18)
窘迫的日子过久了,麦穗觉得自己活得像一架生了锈的机器,被生活的鞭子驱赶着吱吱嘎嘎往前奔,顾不得来处,也看不到尽头,在疲于奔命间眼看就要散架,却不能作片刻的停顿和休整。唯一让她还能感受到的热度,是对女儿健康成长的期盼,当然,还有内心深处对那份已经过去很久的、变得陈旧不堪的爱情的默默怀念。是的,对于一个基本上一无所有的女人来说,已经逝去的陈旧的爱情成了心灵深处的宝藏,能带给她精神上的支撑。但这种支撑在处处需要物质来包装的世界又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在充满巨大诱惑的现实世界中,一个精神的圣徒往往在物质上是要唱空城计的。
为了培养女儿,麦穗也曾想过去找麦子的亲生父亲。尽管他当初并不知晓有这么一个女儿,尽管听说他还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和一个很厉害的老婆,麦穗想,自己如果真的豁出去了,总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比如亲子鉴定)为女儿争取一点经济补偿。麦穗知道他现在已经很有钱了,以他的为人,不会吝惜钱财。但麦穗只是想想而已。她觉得自己不能这样做,也不愿这样做,否则当初就不会一声不响地离开他。如果她为了所谓的“生活得好一点”就去和他以及他的家庭对簿公堂,还不如当街卖了自己。这个时代似乎到了什么都可以作价出卖的地步。她虽然已经“奔四”,却知道自己仍然具备可供出卖的资本——只要不去琢磨爱啊情啊的就成。
如果说“卖了自己”原先仅仅是麦穗出于自嘲在头脑里偶尔闪过的一点小念头,当毛纺厂面临倒闭的消息越传越盛,尤其是资产评估的专家和公司领导进驻毛纺厂后,这个念头于她就变得强烈而迫切。毛纺厂倒闭,意味着麦穗将再次面临失业。也许砂城市政府还要启动下一个“再就业工程”,但那“也许”还停留在失业人员“盼望加想象”的阶段,已经“奔四”的麦穗觉得自己无论从经济状况还是从自身条件都等不起了,她不能失去眼前这份低薪的却有保障的工作。她不在乎自己当勤杂工,即使为了麦子,她也不愿意重新回到过去那段衣食无着的岁月。如果失业,她连每天给女儿一枚鸡蛋都不能保证,更别提给她更多的培养。换句话说,如果毛纺厂倒闭,断送掉的不仅仅是麦穗这个普通勤杂工的前途,还有她女儿麦子的将来。
好在倒闭的是一家毛纺厂而不是整个纺织集团公司。保住工作的机会还是有的,尽管机会渺茫,就看谁有勇气和决心去争取。
在这个寂寥而冷清的夜晚,麦穗手捧书页起了毛边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靠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