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饮食男女的精神世界(11 / 18)
会儿的麦穗并没有因为缺钱而产生过大的压力。麦子成了纺织集团公司的职工子女,可以到公司子弟学校读书,不再交纳昂贵的借读费了。至于其他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当麦穗开始在毛纺厂工作,她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如她希望的那样有太多改变。厂领导也许觉得她岁数偏大,也许是出于善意的照顾,总之没有把她分配到生产车间,而是留在厂里打杂,当了一名后勤人员。生产车间的人工资有四百多元,勤杂工却只有三百多元。但她不能说什么,不能让照顾她的领导认为她不知足,尽管她很需要钱。她和女儿的日子可想而知。好在进了毛纺厂算是固定工作,稳定,将来有养老金,她觉得日子还是有盼头的。
麦穗没有预计到,伴随着麦子的成长,需要支出的花费越来越多,沉重的负担几乎让她喘不过气来。
麦子已经是初中生了,学校要交补课费,每月六十元。对于这笔额外开支,麦穗常常让麦子去对老师说,缓两天交,再缓两天交。麦子开不了口。交钱的事一拖再拖,麦子不得不在老师很难看的脸色中面壁思过,回家就对着麦穗发脾气。
还有的时候,比如校艺术节,后来的教师节、国庆或者元旦,学校要组织文艺演出,参加节目的学生统一购买演出服装,不算贵,一百多块钱,却是麦穗三分之一的月收入。麦穗只好亲自到学校找老师,借一套演出服作参照,再买来布料自己做。麦穗的缝纫手艺好,老师倒没说什么。但是,鞋不能自己做,跳蒙古舞的靴子,跳四小天鹅舞的芭蕾舞鞋。麦穗狠狠心,给女儿买下了,尽量把鞋号买大一点,在鞋头垫一团毛线,勉强合脚,这样能多穿一两年。
买了两双漂亮的舞蹈鞋,有一段时间麦穗不得不在晚饭后去菜市场买小贩剩下的扒堆菜,一块钱一大堆,里面有芹菜和小油菜。她回家把小油菜挑出来,用开水焯了,挤干水分后用盐揉一揉,压在小瓷坛子里放几天,捞出来切成细末,用干红辣椒炝锅,然后炒一炒,就是餐桌上最可口的美味佳肴了。芹菜她用来包成包子或饺子,那样的馅料缺少油水,只能勉强填肚子。但是,麦子正在长身体,她不能总跟着吃这些,麦穗每天早晨煮一枚鸡蛋,让女儿带到学校当早餐。那一枚鸡蛋几乎承担了让麦子健康成长的全部营养重任。
再就是穿衣,尽管没有钱,麦穗也不愿意让女儿和自己走出家门时过于寒酸,她们的衣着体面干净。但麦穗知道,所有的服装不是买的反季节降价处理品,就是用从早市淘来的布料自己缝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