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海市蜃楼(2 / 19)
逃到更远的沙漠腹地去。
走向沙漠腹地,这是冷月若雪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幻想,常常让她激情澎湃。她也由此而常常想到那个远离尘世的三毛。传说三毛为了追寻永恒的爱情才走进了撒哈拉沙漠,在那里与荷西过着相亲相爱的世外桃源般的日子。果真如此吗?也许,三毛最初走进沙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逃离?那么荷西呢?有人推测他是三毛虚构的爱情主角。虚构也该是逃离的一部分吧?
此刻,冷月若雪坐在蒙古包里沾满油渍的粗糙的布沙发上。她面前的小矮桌上放着一把锡壶,几只镏金边的白色瓷碗,碗里分别装着奶酪、酥油、砖茶、冰糖、果仁等等。如果客人想喝奶茶,自己动手将瓷碗里的茶料放进锡壶,添上马奶,放到蒙古包中央的炭炉子上熬。喝自助奶茶是这里的旅游特色。冷月若雪刚来的时候给自己煮了一碗奶茶,但此时茶碗里奶白色的浓稠液体已经凉透了,她却没有喝,而是注视着门帘外面的九棵白杨树,想一些与沙漠有关的事情。可以说,很少有人真正喜欢沙漠,虽然人们也常常会把沙漠与海洋联系起来,但那只能是死亡之海,到处充盈着干枯的能吞噬生命的死亡气息。或者,曾经走进沙漠的三毛只不过是一个爱情特例,她讴歌沙漠,如同讴歌爱情。就像矗立在沙漠边缘的九棵白杨树,亦不过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命的特例。
然而,冷月若雪终究不能像当年的三毛那样到沙漠腹地去追寻铭心刻骨的爱恋。建立在沙漠之上的爱情太没有根基、太不可靠了,就像海市蜃楼。荷西的离世就是给予三毛那海市蜃楼般的爱情的一种宿命的诠释。冷月若雪每次来到这个叫九棵树的沙漠边缘——以笔会的名义,当然也不仅仅是为了寻找创作的激情和素材。她只是想来看看,远处跌宕起伏、一望无际的漫漫黄沙,就像一缕一缕永远斩不断的情丝,载着她一生一世的乡情、亲情,干净圣洁得让她没有一丝杂念;而夕阳下漾起粼粼金波的沙海更是让她流连忘返。
据说母亲就出生在九棵树。在母亲出生那年,除了那九棵白杨树迎着沙漠的风站在这荒凉之地,这里罕有人迹,偶尔有骑着骆驼或马匹的商队经过。某天,当骑着骆驼且打扮怪异的一对中年夫妇经过这里时,他们远远看见一个戴红头巾的女人斜靠在一棵白杨树上,她胸前系着一个包袱,包袱里裹着一个微微啼哭的婴儿。婴儿似乎已经哭了很久,声音嘶哑、断断续续。中年夫妇走过去,对女人喊了两声,竟然没有一点反应。她死了。在女人身后的不远处,还躺着几具血肉模糊的男尸和几匹死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