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人的迷惘 (1)(21 / 24)
,随他们为中国的明天,也是中国人子孙后代的明天而共同前行。
谁愿一直看自己国家的热闹呢?
唉——中国之看客,是沮丧极了才成为看客的呀!……
3. 改革是“顶层设计”的出路
关于我们中国,我曾听到过几种比喻。
八十年代特流行的比喻是——亮左灯,向右拐。
这无疑是将中国比喻为汽车了。意思是国家理念分明矛盾:在意识形态方面仍以宁左勿右进行控制,而在发展经济方面打破计划经济的条条框框,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超速行驶。
当年,这一种比喻是很形象的。
现在,回望来路,那时的治国理念促使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却也导致政治体制改革几成口号;于是,体制掣肘国家各方面发展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复杂。累积层叠,终使稍有头脑的人都看了出来:这样子怎么能“长治”又怎么能“久安”呢?
关于我们中国,我也在不同时期作过不同的比喻,写在我的不同时期的文章里,或说出在不同场合的发言中。
在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在“亮左灯,向右拐”这一比喻不胫而走之前,我曾将中国比作巨鲸。此比喻出现在我的《同代人赋》中。
为什么比作巨鲸呢?
因为受到巨鲸在海洋中的一种常见“动作”的启发——它们每每将后半身高高竖起,尾部如旌,然后猛地朝水面拍击下去,浪花高溅,其响大焉。鲸研究专家们认为,鲸的这一种“动作”,一是愉悦的体现,二是“自我保健”本能的促使。人们都知道的,由于鲸的巨大,它们难以避免地成为海洋中可以被别的物种长期且安全地寄生的活动“载体”。鲸研究专家们曾发现,某些老鲸的躯体上,寄生物竟多达数百斤。而这必然影响鲸的速度,也就必然影响其进食能力,最终影响其健康及寿命……
正是鲸的“自我保健”本能,使我联想到国家也应如此——鲸通过不断地竖起身躯重重地拍向水面,得以去除身体上的寄生物,从而健康长寿。那么,中国肯定能通过不断深化的体制改革,得以去除寄生于体制不良环节的形形色色的“寄生物”,从而清洁自身,也轻捷自身,与时俱进。
但我只在文章中作过这么一次比喻,以后再也没这么比喻过第二次。因为,“亮左灯,向右拐”的结果是,使体制的不良环节处反而吸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