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人的迷惘 (1)(22 / 24)
住了更多的形形色色的寄生物,并且寄生得肥肥胖胖,成为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国家者,人民之国也。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与人民之间是没有任何互利关系可言的,当然与国家之间也便丝毫没有。他们只不过互相利益而已。每互相利益一次,必以侵占并损害人民的亦即国家的利益为前提。他们能那么做到,皆靠权钱交易得逞。于是在这种交易中,一部分受人民委托的行使国家权力的“公仆”,也蜕变为体制寄生者了。
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两会”代表和委员提出了替国家“顶层设计”出主意想办法的要求。据说提案是很多的,但还没见国家“顶层设计”有什么令人欣慰的变革,权钱交易也就仍“层”出不穷,使国人愤懑万分。
今年年初,中央有关部门,向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发通知——再次鼓励对国家“顶层设计”出主意想办法,并承诺不扣帽子、不打棍子,还“不设防火墙”,也就是没有禁区。那些主意和办法究竟是怎样的,因从未公开,国人也就不得而知。
对于一个国家,“顶层设计”应有所改进而尚未有明显改进,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列车或巨轮的种种“硬件”需要更新改良而尚未更新改良。
故2000年后,我听到的对我们中国的最经常的比喻是列车或巨轮。
列车也罢,巨轮也罢,都是要有方向、有目标的。即不但要有,还要令国人较一致地感觉到有,感觉到在逐渐接近着。
但许多国人的感觉恰恰相反——权钱交易之丑闻仍层出不穷;滥用公权的现象仍此消彼现;掌握公权力而不作为的混迹于官场的人仍不见少,贫富差距也似乎更加大了……
我自信“仍”字我用的是准确的,而“似乎”两个字,表明我清楚,我的结论显然掺杂了个人感觉的成分。而感觉往往与事实并不相符。比如有时有些人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吃亏了,很可能只不过由于占便宜之事那么的少,却一再落在别人头上,一再没自己的份儿。
但一个社会若一再有少数人不断地占便宜的事发生,某种便宜又一再地没大多数人的什么份儿,那么大多数人有理由质问:这个社会怎么了,是否在公平原则方面出了什么毛病?
当然,中彩票之事不在此例。
不管是列车之比喻,还是巨轮之比喻,比喻者们在有一点上却是相同的:倘比作列车,那么是这样的列车——20%的或官或富的同胞占据了80%的车厢,那80%的车厢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