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人的本性 (4)(6 / 19)
我文学创作方面的学生不行吗?你太官僚了吧,他早已是你们北影的人了呀!
我将自己怎么认识黄宗英的过程用简短的话告诉了汪洋。黄宗英接着说:听过我的讲座,当然算是我的学生了!
汪洋问我:有收获吗?
我肯定地回答:有。
汪洋也笑道:那就算是了吧。
黄宗英又表扬地说:他可是好青年,有独立思想,十年中没跟着闹过。
于是汪洋说:那你就一块儿陪着参观摄影棚吧。
当年的北影,虽然是电影界名人经常出入之地,但只要黄宗英、赵丹夫妇的身影一出现,必定是更吸引人们眼球的一道风景。
参观摄影棚的黄宗英和赵丹,有以汪洋为首的北影的一干人等,包括北影的导演大师们和著名演员们相陪。但紧随他们夫妇左右的却只有一男一女。女的是一位穿军装的、身材高挑窈窕的美女顾永菲,男的便是我。顾永菲的伯父是上海电影当然便也是中国电影的先驱人物顾尔已,在汪洋们那一代电影人中老友多多,与赵丹汪洋更是交情深厚,非同一般。她当年是新疆军区文工团的话剧演员,她父亲顾尔谭是南京文学界的名人。所以对于她紧随在黄宗英、赵丹夫妇一侧,没有谁好奇。不知她是谁的,或许起初也是有几分奇怪的。但悄悄一问,知道了,就不奇怪了。
我却引起了几乎每个人的奇怪。
知道我是分到编导室的“工农兵学员”的奇怪,不知道的更奇怪。我并不习惯被些奇怪的目光投注到身上,一有机会就自我边缘化。偏偏的,汪洋却比黄宗英更关注我的存在与否,隔会儿就四顾着大声说:“小梁哪儿去了,过来过来,学生不是白当的,前边来前边来!陪就得有个陪的样子,得形影不离!……”
他那天很高兴,所以总开我玩笑。
而这便引起更多的奇怪了——人们一时搞不清楚我究竟是赵丹的学生还是黄宗英的学生,以及究竟是何种关系的一个“学生”。
结果参观的全过程中,我也很吸引眼球。
那一天以后,我在北影有了不小的知名度,许多人都知道编导室有一个叫梁晓声的最年轻的剧本编辑是黄宗英和赵丹的学生了。
我显得挺神秘起来,正所谓大沾名人之光。
有一天我在厂内的路上遇见了汪洋,他主动驻足,对我说看了我的档案,我档案中有“保持独立思想,与‘四人帮’做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