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另一种“中国特色”(2 / 15)
累的。两方面的较劲人物都少了、累了,问题就好谈了,事情就好办了。经一些智慧的外交家积极斡旋,某日双方头面人物一会晤,都坦率承认再僵持下去太令人索然了——不是别的感受,直接就是索然。既然双方都能开诚布公到这么一种程度了,那还别扭个什么劲儿呢?于是又一项“一国两制”的协议也就诞生了。海峡两岸绝大多数公众几乎可以说是平平静静地接受了那一良好的事情。也都在心理和情绪上累了,好比拖得旷日持久的婚礼,仪式一结束,两位新人内心里最想说的大抵是——“哎呀妈呀,总算过去了”!
那时美国的世界头号强国之地位真的是衰退了——世界上不仅中国已有了航母,另外不少国家也有了。但全世界人们对航母的看法,也不过就是些能供飞机起降的太平洋上的大船而已。其军事上足以威胁别国安全的作用早已成为历史。
那时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人类的“后文化纪”。“战争”已是最讨厌的词,没人能够轻易发动得了战争了,各国军队的存在只不过成了国家概念的一种象征——许多国家的青年在入伍前与军方签订的服役书中加入了这么一条:“本人享有拒绝为任何一场战争流血牺牲的权利。”
人类都被文化“化”到了这份儿上,世界就不可能不和平了。
人类在短短的四十年中完成了起码需要四百年文明才能达到的“顿悟”——因为大多数人成了及时行乐的动物,战争违背那时的人性。
当然的和平绝不等于和谐、和睦,那时的国际政坛上仍不断有吵吵闹闹的,但已纯粹是政治家和外交家们在进行日常工作。他们通过那样向国人证明“我在工作”;国人了解到他们在工作没在整天干别的,获得一份“知情权”的满意也就拉倒了。
那时人类的每一员似乎都活得更来劲儿了,但人类却迅速的老了。几乎每一方面都呈现出了六十岁以后的人的特征。六十岁以后,人活得再来劲儿,还能怎么个来劲儿法呢?
“后文化纪”的意思乃是——无须中国人不遗余力地贩卖“道德经”了。某一个时代不知怎么一来,人类一下子全都成了老子之“无为”为智、顺其自然的思想的信徒;“道德经”遂成类似宗教的一种文化。孔子并未真的走向世界,老子捷足先登了。
美国的老子信徒最多,这也是美国从世界霸主地位衰退了的原因之一。但美国也并没从老大衰退成了老二。它只不过不再是咄咄逼人的老大了,而是精、气、神三方面都暮气分明的老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