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另一种“中国特色”(5 / 15)
享受生活在北京的荣耀。一层老人和孩子住;二层作为客厅;三层是小两口的卧室。光荣不光荣,自己心知道。只要不带老人们到五环以内去,使老人们看到另外许多北京人住在怎样的高楼大厦怎样的街区,那些从没到过北京的父母们就真的会沉浸在光荣之中。不带他们去到五环以内的理由是硬性的——工作太忙,没时间。这样的理由只要暗示过一次,体恤独生儿女的父母们往往也就不再提了。那么多那么多的新北京人住在车里,自己儿女家住的还是“三层独栋”,倘不觉光荣不替儿女们高兴,那不是活得太烧包了吗?但他们的眼是望得到北京那些高楼大厦的,那时光荣感像小天使一样,会从他们心里飞走一下的。
儿女一旦观察出情况了,就会如此这般地教导他们:爸、妈,不许比啊。他们那种生活方式,落伍啦,过时啦,土!现在什么年代了?二十一世纪中期了!咱们选择的是最现代的一种生活方式!现代生活方式追求的是奇、简、洁,具有创新性!没文化的人才和他们住的比!……
他们大抵都是没文化或文化不高的人,他们的儿女却都是拥有高学历的人,起码是大学毕业生。他们信自己有文化的儿女们的话。一信,小天使就又飞回到他们心里了。
由于“居车族新市区”的存在,派生出了占地面积超大的餐饮店,最大者楼上楼下可同时供千余人用餐;超大型幼儿园,可接收四五百名孩子入托不足为奇;超大型公共浴所,也可供数百人同时淋浴……
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乃至电视节目,都因“居车族新市区”的存在而丰富了新题材、新内容,新的表现形式。即使同样是些邻里纠纷、风情月债之类陈糠烂谷子的事儿,一并呈现在“居车族新市区”的背景之中,顿时便又有了新意。《瞧这一家子》这一档电视节目,每天播的便是关于“居车族”们的林林总总的新闻或话题。不但是“居车族”们的最爱,在五环以内也终年排在收视率前三位……
那时已有国产电影获得了奥斯卡电影节的最佳外语片奖,并且几乎同时包揽了其他奖项;片名是《让车告诉你,幸福是什么?》。
那时也有多位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有位作者还是“2020”后,可简称为“020后”,并且是女性。那一部译成几十种文字的小说风靡世界,书名是《我的母亲是汽车》。
全世界惊叹——中国虽然没在别的什么方面引导过世界潮流,但中国人翻开了人类文艺史上“后后现代主义”的崭新一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