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另一种“中国特色”(4 / 15)
群离巢。那时北京依然是中国最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城市,除了故宫,“居车族”社区是第二观光热点。第二十环已离长城不远,租间汽车房,再租辆自行车半个小时就骑到长城根了。老外们盛赞北京“居车族”们所过的生活,是一种特别低碳的生活。
“居车族”们,在他们的车里幽会、做爱、结婚、生儿育女。他们的身份证上写着他们是北京人,他们的户口簿却是另一种颜色。他们的下一代出生后,也同样可以落户为北京人,但“家庭住址”一栏填起来却相当古怪——“×环与×环内某色某型某年出产之集体车场第多少排又第几车位车牌号多少多少”,如此这般地填来,那一栏目预留的空白便最长。“居车族”们的家实在是太多太密了,不但要以车的颜色来分区管理,同一颜色,还须再细分出同一车型的,同一生产厂家的,同一生产年份的甚至同一年份不同月份的等区域。否则,一个“居车族”人士自己往往也会找不到自己的家。“居车族”这一“中国特色”之创新现象的产生,对于全国有示范的伟大意义。不但保障了中国汽车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迅速加快了中国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农民或他们的下一代要“化”为城里人,在城里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可住是根本“化”不成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成百万成千万的农村人口,只要买得起一辆车,改装改装,能住人了,“化”为城市居民就容易多了。喜欢哪一座城市?将车开去,找个城管鞭长莫及的地方停那儿就是了。待城管发现了,那儿肯定已随后停着一片车了。有带头的,必有跟上的。法不责众,为着社会和谐,城管那也只得佯管一通罢了。而过不了多久,交通部门就该来立一块“此路不通请绕行”的牌子了。于是,一条老街道又消失了,一条绕行的新街道又产生了……
“居车族”催生了新的行业。
一辆车那么大一个家居住不开了,那就买第二辆、第三辆呗。于是“车宅加层公司”诞生了,在起先那第一辆车的周围搭牢固定架、小梯;在车顶铺设铝合金板,接着用云吊将第二辆车、第三辆车吊起,稳放上去,一户“居车族”的家就变成了三层复式的家。为了“居车族”们的居住安全,北京市政府紧急出台“居车族城市新区限高条例”,及时起到了沸锅点水的效果。“居车族”们的理想之家,浅尝辄止,再没向更高的高度攀比着发展。
三层的车宅住起来有那么点儿独栋别墅的意味了。些个“住车”条件大为改善的小夫妻,终于得以尽其孝心,将双方父母轮次接来北京,让老人们也享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