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喋血洪门会 (1)(7 / 23)
可我们的堂主连不共戴天的仇人都能容忍!”坐在傍边的陈百威本来一直保持沉默,但此刻见文贵竟敢挖苦堂主,再也沉不住气了,说:“我们堂主是宋公明,那么吴用非文军师莫属了。这到很像,军师的谋略实不在吴用之下。不过,据我所知你还有一点不像。”“那点不像?”文贵见陈百威把他与吴用比较,十分得意,又说他还有一点不像,也不往深处想,只顾问下文。
陈百威道:“吴用对宋江从来是言听计从,没有二心,更不会说不礼貌的话。”
文贵羞得一脸通红。
陈余祥见状,忙圆场:“你们俩这是怎么啦?都是自家人!”陈百威不顾这些,站起来只说:“堂主说得好,江湖上最难写的是‘义气’二字,远的不要说,单讲目前,本堂若不是遵守堂主的堂规,也跟着彭昆他们一起加入到你杀我拼的行列,今天弟兄们能有这般安稳吗?”何南、傅灵华、文贵等人被触动,都似有所悟,何南点头道:“说得有道理。”陈百威说:“不是‘有道理’,而是很有道理,江湖上能坚持到最后的,有史以来,并不是那些争强好胜者,往往那些忍辱负重、义薄云天的英雄好汉最终得到天下!这些天堂主与我商量,针对目前的不利局势,想筹划一个洪门大会,把全香港各堂口团结起来,旨在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争斗。这想法很不错,若成功了,在香港江湖史上是第一件功德大事,不仅对堂主本人,对我们整个‘洪胜堂’在江湖上的威望都会有所提高!”
文贵听到此处,不觉也点了头,赞道:“堂主这一招实是明智之举,我支持!”说罢,又小声与旁人议论:“这件事若办成了,堂主对江湖的贡献可谓功得无量!”
陈余祥脸上泛起了红光,说:“我陈某人一心想着的只是江湖上各堂口弟兄们的共同利益,并无功利名望的念头。凡江湖上沽名钓誉之人,都不是真正的好汉。实不相瞒,我筹办的洪门会并非我的独创,而是受洪门前辈的启发。早在雍正十一年七月二十五日,陈近南、蔡德忠、万云龙在湖北白鹤道观举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洪门大会,也叫‘红花亭’大结义。这次陈某实乃拾人牙慧,惭愧都来不及,怎敢承望‘功德’二字?”
众人见陈余祥说得十分诚恳,都打心里敬佩,连经常认为不及陈百威一半的文贵对他也有了“别士三日”之感。
陈余祥接下来把自己的打算及计划和盘托出,并分派任务,印好邀请函分送到每一个堂口。
这次的洪门大会宗旨是希望所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