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喋血洪门会 (1)(8 / 23)
堂口都参加,地点定在宵箕湾晒鱼场,原因是那里临海,地势偏僻,不会引起警方人员的注意。
邀请函由傅灵华起草,待分发时再由陈余祥一份份签名。
经过几次反复修改,大家认为没有问题了才定稿,邀请函写得十分诚恳,出发点相当明确,只要是正经江湖人,看了这份邀请函都不会放弃这次洪门大会。
最后在定选址的时候,陈百威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说:“我相信绝大多数江湖人都是忠肝义胆的好汉,但是,也不能保证完全没有奸佞之徒,有史以来,江湖豪杰层出不穷,江湖败类也不乏其人,我建议把邀请书上的地址写成湾仔码头,待集合完毕再乘船去筲箕湾。”
文贵第一个鼓起掌来:“副堂主这个建议很好,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各堂中只要出一位江湖败类,通报警方,那可就麻烦了,依我看邀请函上的地址最后注上西营盘或上环,这样一东一西,距离越远,安全系数越大。”陈余祥点头表示赞成。
全香港目前一共大小十六个堂口,有人提出不能让彭昆参加。陈余祥则认为“洪义堂”是香港三大堂口之一,不能缺他。
众人携了“邀请函”分头去散发。
果如所料,陈余祥的建议在香港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都说这个“洪门会”早就该召开了。夸赞陈余祥的人亦不少,其中“三山会”的莫启青、“洪群乐”的许成名等六七个堂口回了贴,感谢陈余祥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凡事都有正负两面,就算陈余祥筹办这桩有利于江湖的大好事,却有人为此而惶惶不可终日。
彭昆自从接到陈余祥的“邀请函”,一股无名之火就压不住往上窜。
这一场江湖大混战就“洪胜堂”没有损兵折将,对此他心中就有几分嫉妒,现在又来这一招,事成后,“洪胜堂”在香港的地位与威望将与日俱增……妒嫉之心人皆有之,但凡马面人心胸更加狭窄,彭昆哪里容得下别人超过他。
次日,彭昆令苏小枫四处打探各堂口对此事的反应。
中午,苏小枫把外面听到的反应都如实说了,什么“如盼甘露”、什么“陈堂主功德无量”、什么“办了件大好事”……苏小枫因不知彭昆意图,说话时也带着赞赏的感情色彩,说到最后,冷不防双颊挨了重重的两耳光……苏小枫哭叫:“哎哟,你打我……?”
“我还要杀你!”彭昆又扇来两耳光。
苏小枫捧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