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北望故土(13 / 21)
”
室内又一次陷入沉默。
杜月笙突然看到请帖左下角有一个电话号码,立即想起一个办法来,决定打电话探陈百威的口气。
这个电话号码是陈百威别墅里的,果如所料,接电话的正是陈百威。
“陈先生你好,我是杜镛。”
对方用惊喜的口吻说:“啊,杜先生您好,我正要打电话找你,请帖收到了吧?”
“收到了,谢谢你看得起我,这份美意杜某人心领了。”
对方似乎已察觉到什么,忙打断杜月笙的话:“杜先生你一定要来,我们哥俩有很多私房话要说。我知道你的难处,不便在公众场所抛头露面。我已经替你想好了,乔装一番,秘密到寒舍一叙,肯不肯赏脸?”
杜月笙心里一喜,没想到对方比他想得更周到。
陆京士见杜月笙高兴,知道一定是好事情,忙问:“你答应去了?”
“当然要去,这个陈百威我算是服了,不仅心胸宽广、点子多,而且还能替人着想。瑞华,快把请帖给京士,要他送到张素贞手里。”
民国三十年八月十五,香港半山区陈公馆灯火辉煌,高朋满座。
宽大、明亮豪华的舞厅内,一对对男女在华尔兹舞曲里翩翩起舞。
九点正,所有的佳宾到齐了,陈百威身穿唐装,这身打扮他是特意修饰过的,因为唐装是中国人的特殊民族服式,他迈着大步走上舞台。众人静下来后,他简短的说了几句,然后要求在场的人都走出舞厅,集中到花园里面向北方。
众人,来到花园,北方是维多利湾的点点渔火,以及天际的大陆……抬头,是一轮明月散下银辉万道,沐浴着太平山下的万家灯火。
陈百威触景生情,他要求在场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们把目光放远一点。此刻,在北方的大半个中国土地上,日寇的铁蹄正在无情地践踏我们的国土,前方将士冒着枪林弹雨为国捐躯,做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责无旁货地有义务支援前线的战斗。佳荷公司拍摄故事片《向八百孤军献旗》正是本着从爱国出发,一方面教育后方人民、鼓励前方将士,另一方面将所得全部款项购买军用物资,支援抗战。
陈百威的发言获得了全场掌声,效果达到后,他要求名流们对剧本的构思提建议。并要张素贞向大家讲述松沪战役献旗的经历。
松沪战役后,张素贞成了名人,并被派到香港担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