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坏人·好人(11 / 18)
支远征军是中英的一个军事同盟组织,用一句话说是为了保护缅甸、印度、马来西亚不落入日本人之手。这样做对英国、中国都有好处。这三个国家都是英国的殖民地,就不用解释了,中国方面是因为滇缅公路是唯一的一条国际通道,如果缅甸一旦落入日本人之手,从外国购买或支援的战略物资就运不进去,长期封锁就会不攻自破,鉴于这种厉害关系,蒋介石才不惜一切代价成立远征军,保住滇缅公路。”
陈百威叹道:“原来如此。那么现在的情况怎样,我们能否替他们做点贡献?”
邓大清道:“现在已经失败了,《曼谷日报》称,这10万中国远战军被日本打败后剩下八万多人,奉蒋介石的命令撤退,结果全部陷入缅甸的崇山峻岭里,包括林聿明在内都无人生还。”
众人吃了一惊,陈百威道:“日本人够狡猾的,原来缅、印、马是英国的殖民地,单独泰国不是,为了集中精力,有意和泰国订友好条约,这一套是秦始皇灭六国的做法。鉴于日军的威力,泰国方面的报道也不能全信,我不相信八万将士就死得一个不剩。”
邓大清点头:“我也是这样认为,缅甸的地形和泰国差不多,大家是在这种大森林里呆过的,各种蛇虫、瘟气、传染病、回归热、吸血蝗虽厉害,总不会短短的时间内死得一个不剩,我提议马上赴缅甸发动当地华侨给他们引路,尽可能的减小伤亡。”
陈百威心急如焚,当下同意邓大清的建议,组织身强力壮、过惯崇岭生活的人去远征军被困的森林发动当地华侨营救。
这任务由邓大清具体负责。鉴于泰国与日本的关系,陈百威通过金雄在当局搞到通行证,邓大清一行顺利地通过各路关卡,到了缅甸境内沿萨尔温江乘快艇一路北上。
缅甸口小、肚大、尾巴尖,仰光是缅甸的门户,到了北面接近中国云南的地段都是崇山峻岭,地形十分复杂。当时缅甸人民在英国的统治下做了50年的亡国奴,普遍仇视英军,对中国的远征军自然也不会支持。事实,杜聿明的大部队都是在森林里迷了路,得不到当地人的支持,才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邓大清在当地动员了爱国华侨于1942年7月中旬在缅甸北片马附近发现被大自然紧困的远征军,虽没有《曼谷日报》报道的那么惨绝人环,但也不折不扣地称得上“恐怖”二字。
由于地形不熟,远征军所到之处多是山岭重叠、荆棘丛生的野人山及高黎贡山,森林遮天蔽日,蚊蚋成群,人烟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