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说清田新官三把火 论星变名士一封疏(3 / 10)
遂让门子把他领进花厅。刚一坐下,张居正也不吩咐上茶,而是板着脸劈头问道:“你为何事前来?”
吴中行虽然放荡不羁,但在座主咄咄逼人的目光下,那一股子好不容易攒起的傲气儿顿时就泄了。他躲开那灼人的目光,小声说道:“门生给老座主送一道本子来。”
“什么本子?”
“老座主看过便知。”
吴中行说着就把他递进大内的那道本子的副本递给了张居正。虽然张居正胸有成府处变不惊,但看了本子后仍不免诧异地问道:“本子送进去了?”
“早上刚送进,想必这时候皇上已看到了。”
“你想要如何?”
“没想要如何,”吴中行鼓着勇气说,“门生难以附和夺情之议,既给皇上上本,不敢不禀告老座主。若有得罪,还望老座主原谅。”
吴中行说罢一个长揖辞别而去,气得张居正七窍生烟。他的第一个念头是:门生弹劾座主,这是国朝两百年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偏偏去年的刘台,今年的吴中行,都是他的门生。他顿时感到受到极大的侮辱,也为仕林对他的误解而深感痛心。当天晚上,当他得知皇上已下旨将吴中行与赵用贤抓进锦衣卫大牢时,他才略感宽慰。今天,听到太监宣读的皇上对他再行慰留的谕旨,他的本来七上八下的心情,更是如有一团乱麻塞进。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游七前来推门禀报说王国光、王崇古两人来访。张居正揉了揉发涩的眼睛,命游七将他们二人领进书房。一坐下,王国光就说道:“上午,皇上就把再次慰留首辅的谕旨传到吏部,想必首辅你本人也已收到了。”
“嗯,还在案台上搁着呢。”
张居正指了指台子上的旨匣,王国光瞟了一眼,又道:“听说吴中行与赵用贤二人,早上刚押到午门枷拷示众时,围观的人就挤得密不透风。道他们不是的虽然有,但同情他们的人,竟然占了多数。”
“这就是邪气,”王崇古开口说话声如洪钟,他气愤言道,“一帮子酸秀才,狗屁不懂偏还要议论国事。这边火烧房子,那边死了爷,你是先哭爷,还是先救火?这道理浅显不过了,还扯啥子横筋!”
王崇古是嘉靖二十年的进士,虽是读书人出身,但因长期生活在军幕之中,早把那点儿穷酸斯文消磨净尽,说话直来直去从不拐弯儿,张居正喜欢他这脾性,便接他的话言道:“问题在于吴中行这些人,并不认为眼下朝廷的局势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