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颁度牒大僚争空额 接谕旨阁老动悲情(5 / 9)
“皇上听三个人的,第一是李太后。咱们当朝的圣母到处捐资修庙,多剃度几个和尚,料想她不会不同意。第二个是首辅。现首辅正好回家葬父,他即便不同意,也与皇上说不上话。第三是冯公公。他的管家徐爵插手了这件事,谅他也不会站出来杀横枪。”
张四维听了褚墨伦的话,在心里头反复权衡,觉得办成此事最大的障碍还是张居正。以他一贯奖勤罚懒的思路,他肯定不会同意增额。但转而一想,多增加一千个和尚,放在全国范围来考量,终究是小事一桩。如果皇上真的同意增额,张居正日后知道,也未必会为这件小事与皇上翻脸。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决定就此事先去请示吕调阳。张居正走后,内阁由他临时牵头,一旦取得他的同意,就等于找到了一面挡箭牌。主意一定,他便对褚墨伦说:“你这主意不妨一试,你先回去写折子,咱这里瞅空儿,也与吕阁老先行通气。”
褚墨伦刚走不一会儿,张四维就来到吕调阳的值房,他刚推门进去,就发现吕调阳蜡黄的脸上泛了一点喜气出来。
“吕阁老。”张四维喊了一声。
“啊,是凤盘兄,来,请坐。”
吕阁老说着起身离开文案后头的坐椅,踱到前面来与张四维对面行揖而坐。这吕调阳长张四维八岁,已经六十岁开外,一年到头总是个病蔫蔫的样子,说话做事都打不起精神。不过,这老头子待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哪怕再熟的人,一天见过多次,每次也不少一点行揖逊让的礼敬。吕调阳刚坐定,又起身从文案上拿出两张内阁专用文纸递给张四维,说:“你来得正好,不谷这份条陈,正想请你过目,帮我斟酌斟酌。”
张四维接过文纸,只见上面写道:
〖世之筑城,必建谯楼。此乃汉之遗风。谯楼者,谓门上为高楼以望也。谯楼内每悬巨钟,昏晓撞击,使城民闻之而生儆惕之心。天下晨昏钟声,数皆一百零八,而声之缓急、节奏,随方各殊。杭州歌曰:“前发三十六,后发三十六,中发三十六,声急通共一百八声息。”蓟州歌曰:“紧十八,慢十八,六遍凑成一百八。”益州歌曰:“前击七,后击八,中间十八徐徐发,更兼临后击三声,三通凑成一百八。”此三种击法,为天下南北谯楼鸣钟击奏之蓝本。大内紫禁城谯楼之击法,与蓟州击法,庶几近之。
击钟之数,为何一百零八,此乃暗合一年气候节律也。盖一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三者相加,正得此数。释氏念珠数亦一百零八,转借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