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细论丑闻君臣晤对 拘拿纨绔冯保诛心(2 / 10)
山海关外的辽东?那里更是冰天雪地,这季节鞑靼部落全都缩在毡篷里煮茶过冬,按常理绝不可能出外寻衅犯边。鞑靼人都是骑马作战,正月里路上都结了冰,光溜溜的马蹄打滑。行路尚且困难,更莫说打仗。所谓三冬无战事,几乎成了铁例。其二,退一万步讲,鞑靼人真的要破例袭侵团山堡,一定经过精心谋划有备而来。李如松所部只有三千人,为何能一仗割取八百余颗首级?这是最不可思议之处。须知鞑靼武士是以勇猛善战着称于世。常言道杀敌三千,自损八百,而李如松部竟无一人战死。你说奇怪不奇怪?这样的两点疑窦,本不难看出,但下臣当时一是因为父丧而心志颓唐思路不清,二来一心想着皇上大婚,一读捷报,脑子里闪出的第一个念头是天降吉兆为皇上贺喜,根本就没往它处想。因此,当皇上提出要犒劳参战将士奖赏当事臣工时,下臣不但没有制止,反而一味怂恿,这样才铸成大错。”
张居正一番表白,朱翊钧听了心里略微好受一点,但这种事究竟该如何处理,他心中没有底,于是问道:“张先生,如果光懋所言凿实,朕该怎么办?”
“依臣之见,皇上应收回成命。”
“你是说?”
“皇上颁赠给当事官员的所有奖赏,一律收回。”
“这……”朱翊钧面有难色,说道,“这样一来,该有多少官员是竹篮打水,一场欢喜一场空。远的不说,就说内阁里的吕调阳、张四维两位辅臣,进秩一级要作废,已经荫了功名的儿子又要退回去,他们该作何想?”
“他们一时肯定想不通,但维护朝廷纲常,本来就讲不得半点情面。”张居正说到这里,见朱翊钧仍在犹豫,又补充道,“皇上九五至尊,赏罚之事,尤当谨慎。赏当其功,则赏一人而天下知所劝;罚当其罚,则罚一人而天下知所惩。若赏罚不当而不及时纠正,则会给好大喜功,虚报邀赏者,留下一个可乘之机。”
朱翊钧频频点头,他听进了这番道理,稍一思忖,又问:“李成梁李如松父子呢,该如何惩处?”
朱翊钧这下子问到了关键之处。好在张居正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立刻答道:“启禀皇上,对这父子二人,既要惩罚,又不能太重,终要网开一面。”
“这是为何?”
“蓟镇戚继光,辽东李成梁,是当今两位最有军事才能的大帅。皇上登极六年,正是有这两人率部拱卫京师,三千里边境才平安无事。各路虏酋,一听到这两人的名字都闻风丧胆。古人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