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细论丑闻君臣晤对 拘拿纨绔冯保诛心(3 / 10)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细数李成梁十几年来镇守辽东的功绩,则这次杀降冒功只是小过。下臣猜想,李成梁大概也想有一次大捷来庆贺皇上的大婚,他事虽做错了,但却是一番好心。”
朱翊钧从这番话中,明显听出了张居正对李成梁父子的偏袒之意。这一点,朱翊钧并不感到奇怪,因为在君臣平常交谈中,张居正不止一次向他灌输这样的用人之道:对于能臣干吏和胸富韬略的专才,不但要大胆使用,而且要善加保护。特别像军事将领,不可轻易撤换。一旦立功即刻行赏,若有小错则善意训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若因噎废食求全责备,势必会导致贤人在野庸官满朝的可怕局面。张居正方才所言正好体现了这种思想。朱翊钧同意师相的观点,于是问道:“那究竟该如何惩处李成梁父子呢?”
“同所有官员一样,收回奖赏即可。”
“这样,其余的官员岂不有意见?”
“意见终会有的,但有李成梁一人在,就能保辽东一方平安,满朝文武,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
“这倒是,”朱翊钧觉得张居正处事缜密,把什么都想好了,自己的担心纯属多余,便道,“张先生,就按你方才所言,你替朕拟旨。”
“臣遵命,”张居正说罢,稍稍犹豫,又道,“皇上,下臣还有一个请求。”
“讲!”
“下臣说过,辽东大捷一事,下臣也犯了考虑不周的过错,因此要自请处分。”
“自请处分?”朱翊钧摇摇头,说道,“这个就不必了。”
“不自请处分难以服众。”张居正坚持道,“请皇上降旨,给臣罚俸三月。”
“张先生?”
朱翊钧欲言又止,看着张居正诚恳的表情,他也不好再说什么,便微微点了点头。正说要张居正退下,他忽然又记起一件事,便从御座旁的几案上,拿了一张折叠的御品宣纸,让小内侍递给张居正,言道:“光懋的折子,就依先生说的办。这张纸上,抄的是《劝学箴》,你看看这格式如何?”
张居正打开四尺宣,只见上面亦楷亦行,墨气淋漓地写了一篇四言诗:〖爰有寒泉,惟其深矣。
于彼行潦,叹其乾矣。
皇父孔圣,示我周行。
黾勉求之,日就月将。
敷时绎思,每怀靡及。
灼灼其华,其实之食。
不稂不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