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3 / 12)
有各人问卜的方法。她们必每天为这丛花祝福为自己祈祷;求花开得长久,求一季没有风暴,求逃免粗心人作践,总之,求好景破例长留。
男孩子们呢?则在一边细细地寻觅。他们自以为旁观者清,各人有各人的判断,一面找那真正为今年花朵所代表的人,一面嘲笑那些不为他们所看得上眼的。在寻找时也多少找到了些梦也似的经验。所以有时他们也暂且收住野马狂风似的心,为他胸中一泉春水默祷。他们粗直的诗文里,倒也装得满满地热诚的句子。
这样的风俗与迷信是已生了根了。当初有这么一段故事。
楔子
当初是在多少年之前,谁也说不清了。那时有过这么一件神妙的事,既然这事无恙地传说下来了,还追问它的来源干什么呢?在昆明城内一家大户人家作了几十天上宾的一位风水先生这天辞了主人要回沙朗他自己的家里去。他早上起床,在庭内闲步看见主人走来,他就向主人说:“云老,府上花园里的石榴花全红得耀人眼了。想乡里又快到忙的时候。我来了这几十天,老太太坟上能尽力的地方也早已点画明白了。可否放我回去,照看长工们忙水忙禾,待中秋节后再上来赏府上的秋海棠?”
那文静雍容的主人,便睁大了眼睛说:“怎么,正要好好奉陪老先生消遣两天呢,如何便出要走的话来?我是断不能放的。”
“哈哈!”这先生就大声笑了起来:“不用多说了,过节一定来的。如要强留,学生就此告辞了。云老晓得我无戏言的。”
云老计算去沙朗虽不算远,不过到底要翻过北边这一层山。骑个牲口大半天也尽够走的。他便说:“那么不敢勉强,我这里要先生指教的地方正多,先生不弃下次务要早来,并且要多住些天才好。今天还早,叫他们备下马。我们早饭后再说走的话吧。”
风水先生说:“马是不用的。我骑了去怎么叫他自己回来?饭是要吃的。只消一个长工挑挑我的行李,陪我走走算了。”
云老想想说:“也罢。这竟不成个礼数了。饭后,我要亲自送先生一程。”随着他便吩咐备酒饭,并叮嘱亲信随从薛发也要饱吃一顿,送先生上路。然后他们便又谈了一时沙朗地方人情,尤其是天生桥,温泉诸胜,云老很称赞了一番。
云南地方早饭上午九、十点钟就吃了的,下一顿要到下午四五点钟才吃。他们吃了早饭,薛发跟先生到书房里挑了行车出来,云老看时,是一个竹篾的书箱,一个毛毯的行李卷儿。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