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登临宝座 (1)(8 / 23)
玛派祖庙山南贡嘎境内的多吉札寺,一组奔向南传宁玛派祖庙山南札囊境内的敏珠林寺。两座寺院即刻做起了法事,经声鼓语响亮得就像宁玛派自己的活佛转了世,然后多吉札寺的寺主土登朗杰活佛和敏珠林寺的寺主久米多捷活佛分别离寺,携带礼物,奔赴浪卡子朝会。
“第四路是向藏传佛教萨迦派解释。萨迦派的创始人昆·衮却杰布于公元1073年在藏南仲曲河北岸灰白色山岩下建起萨迦寺,故名萨迦,‘萨迦’就是‘灰白色的土’。萨迦寺以仲曲河为界,分南北两寺,距拉萨三百七十公里,是萨迦派的祖寺。十三世纪中叶到十四世纪中叶,在元代朝廷的扶持下,这里成了统治整个西藏的萨迦政权所在地。元世祖忽必烈无比崇信萨迦教法,奉萨迦五祖之一的八思巴为金刚上师,接受密法灌顶,对其言听计从。八思巴受封‘大元帝师’,名闻天下,举国膜拜。后来萨迦王朝虽然被帕竹噶举王朝取代,但世袭相传的萨迦法王在藏传佛教界的地位,依然如星晖曜地。萨迦法王的大管家八思旺秋在萨迦南寺欧东仁增拉康会见了布达拉宫使者,听到五世达赖早已圆寂,立刻泪眼婆娑,听到六世佛宝已经降临,马上又破涕为笑。随即决定,他将代表萨迦法王,亲自拜倒在新达赖喇嘛足下。
“第五路是向藏传佛教噶举派解释。‘噶举’是‘教言传承’的意思,指的是金刚坛乘也就是佛法密宗的口传密修,在藏传佛教中最为神秘高妙。噶举派起源于十一世纪,产生了西藏最著名的四个密宗大师:玛尔巴、米拉日巴、热穹巴和达波拉杰。其中的分支帕竹噶举于公元1349年推翻萨迦政权,建立了长达近三百年的西藏噶举政权。比这三百年统治史更为重要的是,噶举派的另一分支噶玛噶举黑帽系的大师噶玛拔希不仅开创了活佛转世制度,还开创了诵唱‘六字真言’的习惯,他的诵唱从公元1227年他二十一岁时算起,蔓延了近八百年,蔓延到了世世代代藏族人民的口中心里。噶举政权从帕竹噶举开始,由噶玛噶举结束,结束时的统治者名叫‘藏巴汗’,意思是‘后藏上部之王’。
“藏巴汗于公元1612年征服各个地方势力,统治了西藏全境,又于1618年打败被格鲁派施主吉雪巴请来的蒙古喀尔喀部,摧毁色拉寺和哲蚌寺。在两寺后山,杀害格鲁派喇嘛五千多人。1635年,格鲁派再次遭到噶玛噶举施主的内外夹攻。尤其在青海和康区,许多大喇嘛被逮捕入狱,或惨遭杀害。格鲁派和萨迦派、宁玛派的寺院统统遭到破坏。情急之中,五世达赖喇嘛的大管家索南群培和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