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灵塔丛林(8 / 20)
再怎么说,我也不能破戒。一日观世音菩萨托梦给猕猴,告诉他,你为自己的修行,不肯破戒,那只是小乘之为,你若是和罗刹女结合,在雪域高原繁衍后代,那是见义勇为、利益世界的大乘之为,孰重孰轻你自己掂量吧。猕猴当即醒悟,立刻和罗刹女结为夫妻,并生下了六只小猴。他们吃了地上的五谷,毛发渐短,尾巴渐缩,说起了人话,变成了西藏的先民。这个故事跟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谋而合,可见爱因斯坦的话是对的,他说只有佛教才是这个世界上和现代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
梅萨说:“你又扯远了,别忘了我们是来干什么的。”
香波王子说:“没有忘,猕猴破戒和罗刹女结合的理由,也应该是仓央嘉措的理由——不做小乘做大乘。仓央嘉措的大乘之为当然不是为了繁衍后代,而是为了让佛教更具人性,更加亲民,更有入世的魅力。佛教的目的说到底并不是为了让几个僧人修炼成佛,如果不能让拥有七情六欲的广大俗人离苦得乐,摆脱烦恼,佛教宁肯自寂自灭。在仓央嘉措看来,爱情是离苦得乐的唯一通道。”
梅萨说:“你不会认为仓央嘉措就是那个猕猴,他的情人就是罗刹女吧?”
香波王子说:“我就是这么认为的。‘授记指南’里说,‘为什么三色天梯之上是无限虚空的繁衍’?这是什么意思?在佛经里,猕猴和罗刹女的繁衍是‘无限虚空’的繁衍,而仓央嘉措在密宗修炼中最崇尚的境界就是‘无限虚空界’。因为它繁衍的是‘有’,是世俗的情义、男女的爱情。这情义这爱情就好比天空的蔚蓝,当蔚蓝很少时,你会说天上有蓝,当全部都是蔚蓝时,你会说天上干净得什么也没有。爱情很少,就是‘有’;爱情无限,就是‘空’。在爱情消灭所有的苦恼之后,你就从‘有’进入了‘空’,又从大‘空’看到了真‘有’。”
正说着,突然看到两个发放诵经茶饮的喇嘛一人提着一桶奶茶走来,挤成一团的喇嘛立刻裂出了一条口子,那口子直通前方“猴子变人”的壁画。香波王子和梅萨几乎同时迈动脚步,沿着口子快步走去。还没走到跟前,口子突然消失了,他们又被裹缠在喇嘛堆里。他们焦急地往前挤着,蓦然发现也许这个地方是最合适的,远观的效果是如此美妙,让他们不仅看到了壁画上的猕猴和罗刹女,还看到那些猕猴的分布如果用线条连起来,就是一座山脉和树林背景上的斑斓佛塔。
梅萨以为香波王子没看到,指着壁画说:“塔、塔、塔。”
香波王子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