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雪中的预言(1 / 8)
昭和四十四年一月十日,星期五。
只要一想起那起恐怖的杀人事件,仍会令人毛骨悚然,而来自那起事件的挑战书,就是在这天早上刚过十点时,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天,关东地区一早就下着大雪。一位谜样人物就在这场暴风雪中,忽然出现在我们朋友面前。正确地说,那位意外访客所造访的地点,是位于东京都国立市一间名为“紫烟”的咖啡店。位在东京都中央偏西的国立市,是一座四处皆遗留武藏野风情的悠闲城市,同时也是一个拥有多所学校——包括国立一橘大学——的学园都市。国营铁路的中央线沿该市北部的东西向横贯,据说该市的名字就是从两端的“国分寺站”与“立川站”各取一字,结合而成。车站前的圆环连接旭日路、大学路与富士见路三条主要干道,分别往东南方、南方与西南方延伸。“紫烟”就位在旭路的正中央。
店长名叫贝山公成,一位年过五十,体格壮硕的男士。由于他的身高不高,因而使得突出的啤酒肚更加显眼。他留着非常短的头发,胡髭像鬃刷刷般硬邦邦的,与他熟识的人都称他“船长”,因为他老是穿着海盗似的背心,还有防止裤子滑落的吊带。
船长是个已成“精”的超级推理迷,店里的装饰与英国的PUB——一样古色古香,柱子上吊着脏汚老旧的油灯,烟灰缸的形状是一只骷髅手掌,店中央则放着一只燃煤炭的圆形大火炉。就连“紫烟”这个名字,也是取自福尔摩斯烟斗中袅袅升起的轻烟。
一进入店内,右边那面墙放着一个附有玻璃门的书柜,里面塞满推理小说的单行本,二楼角落的房间则收藏许多从二次大战战前到战后这段时间发行的推理杂志,其中《新青年》(1)这部杂志从创刊号到战后的废刊号一册不缺,不但被店长视为珍宝,更令我们这些推理迷垂涎三尺。
在“紫烟”里,永远都能看见一桥大学的教授或学生的身影。就地理位置而言,由于它就位在学校后门外,因此是上课前或跷课时消磨时间的最佳选择,尤其是我与妹妹兰子所属的“推理小说研究会”的成员们,更是这间店的常客。当然,我们会以讨论推理小说为配菜,各自享受自己喜爱的饮料。
我们“推理小说研究会”在这间店举办过无数次推理小说讨论会,举例来说,我们常讨论的话题有以下这些:虽然同为艾勒里·昆恩(2)的书迷,但A认为《X的悲剧》是昆恩的第一名作,B却主张国名系列《荷兰鞋子的秘密》才是最棒的作品。两人唯一共通的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