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兰子登场(1 / 11)
◇ 1 ◇
就这样,这起奇妙的杀人事件,便在宛如我们最爱的约翰·狄克森·卡尔之作《三口棺材》(1)的开头情节中,揭开了序幕。此外,在解决无数凶残犯罪事件的名侦探二阶堂兰子的事件簿里,“无足迹杀人”更是一桩正面挑战她的特殊诡计。
一般而言,在所谓的“不可能的犯罪”里,常存在“上锁的房间”、“人或物体凭空消失”、“离奇死亡”或“无形的杀人者”等难解至极的谜题。其中,在柔软的沙滩或刚形成的雪地上杀人而未留下任何足迹,虽然是极为单纯明确的情况,却着实令我们困惑不已。
当然,这些谜题就像魔术,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的,套一句兰子相当喜爱的基甸·菲尔博士的话:“人们会觉得这样的事很奇妙,不过是因为抽出其中某个事实,只留下前后的状况。”然而,对卷入这起混乱事件的我们来说,在听见兰子时推理之前,这确实是只能用“奇妙”来形容的怪事。
这起惨剧后来被称为“吸血之家事件”,而就在事件还没发生的不久之前,我与兰子才刚针对推理小说展开一场议论,主题是:“犯罪事件究竟是侦探主动介入,还是事件自己找上侦探?”
我认为是事件嗅到侦探的味道,自己找上门来的,兰子却与我持相反意见“就拿福尔摩斯为例好了,他经手的每一起案件都是委托人带来的。的确,他是一名不凡的优秀侦探,名声早已传遍全欧洲,但若委托人没去贝克街,大部分发生在乡下的事件(2)又怎么可能与他扯上关系?证据是,福尔摩斯会开始吸食古柯硷,就是因为太久没有事件发生,让他感到太无聊。”我说。
“我不这么认为。”兰子却摇头说,“你想想看,假设我们去学习一个新单字,很奇妙地,从记住该单字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会频频在杂志、报纸或电视上看到它。换句话说,这个单字是根据人类的思考活动,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认知,而开始存在于这个世上。侦探与事件的关系也是如此,侦探是在知悉犯罪行为中的悲剧性与残虐性之后,才养成对事件的敏感度。”
“所以,你的意思是三流侦探只能接一些协寻离家出走的人之类的案子?”
“没错。从某种角度来看,真正的大事件或许正是名侦探自己造成的。”
“具体来说?”
“只要看菲洛·凡斯与金田一耕助(3)这两个例子就好了。他们老是在将事件复杂化之后,最后才说:‘其实我早就知道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