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日日花前常病酒(3)(1 / 2)
门虚掩着,阿白却不在。我觉得奇怪,在堡内穿梭着,寻找他的身影。古堡幽深阔大,我走了许久,才望见他。
风里萦绕着淡香,阿白搬了藤椅,坐在天井中央。一束清溶的月光笔直地落在他身上,他披一袭纤尘不染的白袍独坐在月光中,墨色发丝如瀑般倾洒,十指白得近乎透明,比月色还要温润。
见我来了,他浅浅一笑,并未相迎。但我知道他是欢迎我的,尽管那个笑靥很黯淡。我踏着半旧的青石台阶慢慢上去,走到开满月光的天井上。
我用袖子拂了拂台阶,就地而坐,扭头看阿白:“这就对了,你笑起来比欧阳好看,他一笑就是个坏蛋相,你要多笑笑。”
他叫快刀阿白,有个雷厉风行的名号,但其人却静如白瓷。我们在皎白的月光下说着话,他说修建这幢城堡,为了不过是能形成这处狭小天井,将月光捉住——像只是他一个人的。我笑道:“你们有钱人总喜欢乱糟蹋钱,干些舍末求本的事。依我看,你建一间小瓦房,再拿掉屋顶的几块瓦,也能享用到它。”
我没有回头,但感到他一震,忽低咳了两声:“我也是。”
“哦?”我坐的方位不好,是背对着他的,便爬起来换到他右侧,靠着墙,抱住膝盖,刚刚好望得到他的侧脸。都说烟锁重楼,他的眉间也有那样深的愁,像锁住了深门重院。
属于他的故事很悠长,他幼年家贫,母亲是最南边的女子,生得美,后来被一个大户人家看上去,娶了回去。头几年颇得宠爱,但男子翻脸无情,恩宠消弭得快,热热闹闹地迎娶了新人,将她逐去了僻静的小院子里,并下令不许任何人去看她,包括他。
那时他才四岁,父亲虽然不喜他的母亲了,却把他带在身边,还请了忠厚的老妈子服侍他。可他还是想念母亲,偷偷地去小院子看她,母亲却不愿连累他,总是流着泪赶他走。只有一回,是半夜了,他做了噩梦,又偷跑去找母亲,咚咚咚地敲她的门,见他哭得难过,母亲就留下他了。
在母亲的怀中,他睡了一个好觉。后半夜醒来时,发现一束月光从天而降,四岁的男孩子被所见震慑了,闹着要在那儿睡。母亲就抱着他坐在那束莹润的光中,他安心了,扯住她的衣袖,睡到了日上三竿。
这是整个童年时代,他最暖和的回忆。母亲染了风寒,缠绵于病榻大半年,捱到他六岁时就过世了。那是个雨天,他又去看母亲,却被迫目睹了生命中最惨痛的惊愕。母亲靠在床边,气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