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11)(10 / 22)
名为“大清皇家学院”,里面不仅有让人专门研究那些个历史和律法,还有一些个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比如,一些个工农小手工艺者堂而皇之的被尊为“学者”。
那些个下九流的东西不仅得到了康熙的看重,还得到了康熙专门调拨资金大力支持,不过,等那些嗤之以鼻的人们用到那些个下九流的人物研究出来的钟表系列,和能够发光的留声的东西时,康熙的所作所为倒是没人敢质疑了。
其实,任何时候,康熙的命令都不是无的放矢的。以前,总有一些个汉人质疑满清的正统性,连顺治那么尊崇汉学的皇帝都制造了几起文字狱,杀了一批人,来震慑那些个敢质疑满清的所谓“反清复明”人士。康熙前期,也跟顺治一样,铁腕镇压了一批人,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康熙改了行事方法,当底下有人举报所谓的“疑似”份子时,康熙倒是晦暗不明的让上折子的人火速回京。
那人还以为康熙要了解“案情”,急忙收集了所谓的证据,带到了乾清宫,康熙也不看那些所谓的证据,让全体文武官员们集体抬头仰视正大光明匾。康熙事后也没有在处理那个举报的官员,不过,听说他回去以后就给吓死了,当着坐在“正大光明”匾额下的满清皇帝说“光明”,有几个不被吓死的。只是从那以后,不仅朝野没有了什么类似的议论,连民间反清复明的声音也消停了许多。
康熙做事,向来都是深思熟虑,如今让几个未成年的皇孙们搀和主持他的六十大寿,这里面有什么深意,他们也猜不出来,另外,也没有几个人敢猜,听说是康熙吩咐下来的,只要是弘旺几个找上门来要求帮助,也都尽力去帮忙。
弘旺的工作进行的很顺利,连卫琳琅提议的“千叟宴”都由十一阿哥胤禌替他们张罗去了。
胤禌自小身体不好,宜妃自接受了卫琳琅的提议后,胤禌慢慢的改了生活习惯,加强了锻炼,身体也渐渐的好了一些,可也不能够做一些强度高的运动。所以,康熙其他的儿子们都肩负各职,只有他相对比较清闲,没事就泡在故纸堆里读书消遣,刚好弘旺几个去翻书。
弘旺自小养在皇宫,跟胤禌也常有往来,弘旺没有父亲在身边,胤禌几乎就替补了胤禩的地位,叔侄两个几乎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如今又多了几个人瞎侃一通,弘旺说起了“千叟宴”的设想,胤禌认为可行,他自小身体不好,别的哥哥们早就大婚替康熙办事,只有他还是闲人一个。如今连弘旺都可以替康熙做事,胤禌不免自卑,也想替康熙的万寿做些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