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罗扬的日志:江山风雨谣(5 / 15)
”聪明,也不知有何依据。但她左手使筷子总不那么利落,一直低着头对付面前的小半碗长寿面。席间她只抬了一次头,是她的母亲对她说什么。罗崇文注意到了那张脸,削尖而苍白,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或者说是病态。寿宴结束后,客人们都到主人家的后花园里小坐,拉家常,小孩子们在一旁玩耍。梅梅与她的堂表姐发生了争执,她说出的话并不似她的面容那般苍白,也不似她左手使筷子那般无力,而是相当尖刻。她大约是说了堂表姐家里寒酸吝啬,只拿一篮子馍馍当寿礼,却一家子都来赴宴之类的小话。这样的言语不应该出自几岁孩童之口。她或许是听了大人们在背地里的说三道四。两个小孩子的争执却无所顾忌,所有人都知道了,结果弄得两家大人的脸上很不好看。梅梅的堂舅母拉起自家女儿气冲冲地走掉了。等罗崇文年纪再长些,便不再跟着父母走亲戚,他再也没有见过张小姐。等到父亲给他定下与张小姐的婚事,他才又想起寿宴上的一幕。都说女大十八变,他不知道如今的张小姐是否有了变化,从外表容貌到言谈举止都真真有了小姐的模样,后来,母亲托一个去南京办事的亲戚给他捎去了几件绣品——鞋垫、枕套、门帘、床围子,还有一个荷包,据说是张小姐亲自做的,手工细致,颜色搭配也好。看着那些绣品,他才打消了些许将来娶张小姐为妻的种种顾虑。
这些事情司马寻心当然一无所知。虽然她看到了罗崇文屋里的绣品绝对出自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子之手,却没有沿着这些蛛丝马迹去分析,去猜测。因为她只有十七岁,对世间的许多问题还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她早已从司马文心口里得知,罗崇文是一个本分的未婚青年。经过一段日子的相处,她还发现了他的许多长处或者说是作为一个男人的优秀品质,比如他的善良和博学。他也不像她的亲哥哥司马文心,心里只装着革命和国家大事,对她缺少应有的照顾,否则她就不会身负重伤了。罗崇文对她有更多的耐心、细心,还有许多体贴入微的人情味,这无法不在一个十七岁的少女心中荡起涟漪,尽管她还没有更深入地去细想自己心理的这种微妙变化——那毕竟不是一个只有十七岁的女孩子应该时时挂在心上的事,即便有那么一点不能自已的想法,她也会因羞怯而把它紧紧地包裹起来,就像守护一块圣地。但是,她在养伤期间,却不由自主地慢慢依赖起眼前这个“捡来”的兄长了。
不用说,罗崇文很喜欢端庄美丽而又有思想且充满活力的司马寻心,虽然这种喜欢他还只能停留在“兄妹”层次上。
与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