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人的本性 (1)(5 / 23)
问了一句:“张三现在生活得怎样?”
一个说:“总算熬出头了。”
另一人说:“自得其乐,幸福指数挺高。”
意外,追问。
据二人讲,张三两口子都正式退休了,虽然退休工资不高,却毕竟有了基本生活保障。女儿长大成人,很出息,研究生学历。工作好,嫁得也不错,孝心,每月都给父母钱。
而张三迷上了麻将,日子大抵在四种平面上度过——饭桌、麻将桌、电脑桌和床。也不大赌,自言“小赌逸情”。倘赢,便去街头巷尾的小“足浴”室享受按摩,那是他幸福指数的组成部分。之后上网,以特别特别关心国家大事之爱国主义者网上姿态,宏论滔滔。从政治到经济到军事、外交,每于中国而论及世界。凡有讨论,必介入之。倘输,自然便无情绪享受足按摩,于是饮酒,佐以肥肠、鸡珍、鸭蹼、羊杂之类——他爱吃那些。饮罢,趁几分醉,上网大战。那时的他,如同乱阵中杀红了眼的李逵,鼠标便是板斧。左手夹烟,右手“单斧”,不管三七二十一,逢“头”便砍!刚为王五助威与姚六“厮杀”了一通,换个网上“战区”,又大骂王五而力挺姚六。哪管什么青红皂白,只图污言秽语地骂个痛快再说。以那时的他看来,现实之中国肯定是彻底的没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好的时代也只有“文革”那十年而已。谁若是对他的观点稍有疑议,便是他不共戴天的仇敌。为了这种痛快,他竟起了近半打的网名,自言是便于“迷惑敌人”。至精疲力竭,躺倒于最后一个平面,结束从“运筹帷幄”到“轰轰烈烈”的一天……
我不禁问:他真的幸福指数很高吗?
那二人答:是啊!是啊!
不由又问:那你们还要我写提案作甚?岂非多此一举吗?
一人答:那种幸福是指精神方面,要求你呼吁的是他们的物质生活问题。
另一人答:绝不多此一举!当年的“下岗”大军中,返城知青人数众多。
再问:我的呼吁也同时为了张三?
他二人一时缄口,你看我,我看他。
良久,一人打破沉默道:正成长身体的时候挨饿;上学的时候“文革”;之后“下乡”;该成家时返城;返城后一无所有,一切从零开始,咱们这一代经历了的,他不也都同样经历了吗?
另一人道:如果能多上几年学,多读些好书,他也不会至今那样。
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